阅读历史 |

第230章 望孤(2 / 2)

加入书签

“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生病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不到半月,砾城就有一小半的百姓被感染了”,邓云海的声音越来越低。

他双手掩面,有些哽咽,断断续续地说道:“为了挽救全城百姓的性命,我爹不得不向朝廷求救。可是,求救的信送出去好几封,却石沉大海。很多年后,末将才发现,原来是李赟那畜生派人截留了求救信”,他抬头看着沈月明,冷笑道:“侯爷,你瞧,这些出自世家名门的贵人们,领朝廷俸禄,受百姓赡养,却为了一己私利,将一千多人的性命置于不顾,是不是很好笑?”。

沈月明默不作声地将头偏向一边,心中所有苛责的话都说不出来。毕竟,当年沈家的情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她到现在都不敢想象,如果当年爷爷没有果断交出广平卫,依着孝安帝多疑猜忌的性子,沈家没准儿就是第二个邓家。

她犹豫片刻,低声说道:“那邓将军也不应该带兵围攻荣庆城,只需亲自再派人求救便可,又何苦落人口实呢?”。

邓云海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我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谋逆,他只是前往荣庆城求救而已,又怎会带兵前往?因为荣庆城乃颍川十六州最大的城郭,朝廷的各类赈灾物资皆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故而城中不仅粮食充沛,而且药材也充足”。

“当时荣庆城的守将祁云与我爹有旧,他只允诺我爹可以带着家人和一些心腹到荣庆城避难”,邓云海冷冷地说道:“若是我爹贪生怕死,他本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生,而我,也不会失去家人,这十余年来处心积虑地想要复仇”。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荣庆城有粮食有药材,地方又足够大,那么将砾城的老百姓迁移到这里来,接受治疗或者填饱肚子,仅此而已”,邓云海的眼角似乎滑过一丝泪光。

“我爹爱民如子,自然不肯苟且独活,他苦苦地哀求祁云,希望能网开一面,救救砾城的满城百姓。可祁云却百般推脱,就是不肯答应,明明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我爹不死心,情急之下,竟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祁云这才说出真相,他说……”。

话到这里,邓云海抬起头,突然恶狠狠地看向萧简,说道:“他说,荣庆城中有贵人,贵人身份尊贵,不得被乱民叨扰”,咬牙切齿地喘了一口气,又道:“听听,什么身份尊贵之人,竟能将上千老百姓的命视为儿戏?为了一个人,舍了一座城的老百姓,本就受灾受苦的老百姓,竟被称之为‘乱民’?”。

“真是可笑至极”,他一边嘲讽地笑着,一边开始剧烈咳嗽,咳得太厉害了,听在耳中,难免有几分刺耳。

抬起手指,正对着萧简,邓云海一字一句地说道:“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当年在荣庆城中的贵人,就是前定武侯萧源”。

都是身不由己之人,邓天奇得到答案后,并没有为难祁云,便放他离去。孰料,祁云担心他继续闹下去,只得休书一封,命人送给了他的上级,李赟。

祁云原本的初衷是,希望李赟能够好好规劝一下邓天奇,不要在入城这件事情上纠缠不清,同时还允诺多给五十个入城的名额。可惜,李赟四处寻找邓天奇的纰漏,伺机打击报复,正巧祁云送来了这封信,正中下怀。

于是,他捏造了邓天奇派兵攻打荣庆城,意图谋反的消息,最终导致了邓氏满门被诛的悲剧。

“这些事情,是祁云亲口对我说的”,邓云海低喘道,“当年邓氏惨遭大难,消息传来,祁云心中便有疑惑,只可惜,一来木已成舟,人死不能复生。二来李赟私下送了他许多重礼,而且明里暗里地挑明自己是前废陵王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后来也就作罢了”。

既是已经作罢的事情,想来这祁云怕是吃了不少苦头,毕竟这等秘事应该不会是他主动跟邓云海说的。

“前年祁云去世了,死在了流放的路上。据收尸的差役说,他死的时候身无分文,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下葬的时候,尸身被卷在一副破席子之中,随地挖了个坑,草草掩埋了事”,邓云海冷冷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