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秦家三公子(2 / 2)

加入书签

她指着将闾斥责:“那是你的亲姨妈,你怎能下手伤人?她曾是我的至亲姐妹,你怎么能做出这般残忍之事?”

\"如果秦国攻打魏国,你是不是也会加害你的外公,像之前新郑、临淄一样,使两国蒙难呢?\"

面对母亲的指责和质问,将闾神色平淡地看着她,并未回言。

因为在心中,他已经预料到这一切。

毕竟这是自己的母腹亲骨肉。

但她的话却点明了一个现实:齐国与han国如此,魏国何尝会是个例外。

那位母亲足足愤怒地唠叨了一刻钟,但见到眼前儿子那深邃冷漠的目光,竟不由自主地心生寒意。

尽管儿子血肉相连,此刻她内心仍充斥着恐惧。

因为他手上的杀孽,已千万条生命沉于无边地狱。

\"世易时移,你是秦王的妃子,切记你的地位与责任。

\"将闾最后开口:\"你想得到答案吗?我不仅会杀掉她,还会连根拔起整个魏 族。

\"你... \"女子惊讶指着将闾,不敢置信:“这真的是我的孩子?为何,为何他会变得如此残酷无情?”

满脸愕然的女人陷入困惑,但已来不及阻止将闾的转身离去。

亲情?在这个世界里,不过是一场虚假的表演。

在这个复杂交织的政治联姻游戏中,他已经洞悉一切虚妄。

这位“母亲”不过是当年秦政政治联姻的一个傀儡,她对秦政并没有丝毫感情。

至于那位从未谋面的魏王公,更不为他所知。

各国贵族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已经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

一旦秦王统治下的天下稳定,各路旧王室成员必定联手反击。

汉朝刘邦这样的街头混混竟能跃居 ,那些贵族们的作用不言而喻。

正因为这种形势,当他们试图颠覆秦政,才会引来无数批判指责。

而此时的将闾,只会更加决绝地打击,毫不留情,只为了震慑敌人和澄清事实,谁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魏王在宫中紧张地上朝,他知道这次与秦国交兵对己国的影响。

尤其是秦第三公子的存在,最让他不寒而栗。

\"秦国三公子嗜杀成性,连至亲姨妈也不放过,丧尽天良,理当遭万人唾弃。

\" 魏国公在朝廷中严厉谴责道。

他女儿虽已去世,但面对自己亲外孙的残忍杀行,这种讽刺如同利刃割心。

满腔怒火令魏国公几乎失去了理智。

他最为忧虑的是,若一旦魏国沦陷,对于将闾家族的处置?他曾以为血缘联系会使后者有所顾忌,但如今看来似乎太过天真。

\"新郑遭受浩劫,听说三合府邸几乎家家荒凉,百姓流离失所。

\"

\"我们必须阻止秦军攻城掠地。

\"

\"魏国公,这些都是你的爱女所出、 如麻的儿子呀!\"

“如果不是因为你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又生下那个恶魔般的杀神,秦国会这般强盛吗?”其他魏国官员满脸憎恨,这桩婚事真是惹下灭顶之灾。

齐王内心焦虑万分。

惨烈的程度比起秦国在齐十日内连续三次屠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些攻进城的是乱贼吗?他们是蓄意攻击朝代旧臣,瞄准了魏国内层!

整个魏国上下弥漫着恐慌。

长达十六年的避世生活和忍受,王者重归本应带来荣耀,但现在却成了噩梦。

魏国公已淡忘了有这样一名外孙存在,然而他短短时间内崛起成为战国头号屠戮狂人,无往不胜,让战国大地为之震颤。

这不过十七岁的少年!

魏国公立即闭目,沉思。

毕竟亲孙子不可能真的对自己痛下 吧?所谓训责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纵使是他,战国头号杀神也只是个孩子。

我这魏国公之位稳固如山,怎会任凭外孙子对我穷追猛打?\"在心底盘算后路时,魏国已是内外交困,秦国雄师十万人马压在边境,又与齐军联手对峙。

即使秦国正面进攻,魏国防线岌岌可危。

然而他做梦也没料到,亲生外孙已在策划如何将他家族彻底铲除。

\"楚民对秦国的仇恨根深蒂固,只有通过巨大的损失才能找到借口 其数十万兵马。

\" 将闾立于府中,仰望窗外皎洁月色低声念叨。

楚国就像一块坚硬无比的骨头,李信轻敌必然失败,这在将闾心中再无疑问,李信对楚军力量评估过高,认为其人少兵弱,但却忽略了重要一点——楚民对秦国并无归附之意。

\"楚人抵抗心顽强。

这一仗必是李信大败。

”雪女温声为将闾泡茶。

将闾凝视着窗外沉思道:“楚地固难攻,更难坚守。

对于各国来说,解决楚国难题尤为棘手。

即使秦帝统一后,楚国反叛从未停息。

就连项羽,也只是楚国众多反抗者中较为杰出的一位。

若非如此,项羽也不会说出那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话。

这计划能否成功,对于楚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智者王翦对雪女投去惊奇的一瞥,点头以示赞同,他正等待这样一个能够一举根绝楚国问题的良机。

预料中的战斗,定然会伴随骇人的屠戮。

对于王翦而言,此败将会是他的一大转折点。

没有藏着掖着,王翦缓缓地说出一句话,让世间震动:“牺牲二十万将士虽然痛彻心扉,但他们为秦国的统一伟业作出贡献,这份价值将超越生命的代价。

时光荏苒…………

昌平君终于没有陨落。

叛乱虽看似离奇,然而秦昭襄皇帝仍然顾念旧情,剥夺了昌平君所有的荣誉官衔,其中包括爵位。

接下来的流放地选在了楚 朝遗址郢陈。

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挺进楚境,同时,昌平君坐镇郢陈安抚当地的居民。

因为昌平君的血脉与楚国皇家有联系。

李信战无不胜,但鉴于楚地域广阔且军事实力薄弱,打败楚军主力后,竟一路攻入了寿春。

攻占城堡堡垒,其风光一时盖世。

得知如此战绩后,昭襄帝似乎也缓过了气:“哈哈哈,好个英勇之辈!”他对李信充满赞美。

手中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封满了李信大获全胜的消息。

全是胜利,一个接着一个。

甚至在寿春战役中,楚 室在逃逸过程中不幸被围攻,在秦军之中丧命,使得整个局势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项燕趁乱集结军队,发挥楚国地形优势,采取持久消耗战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