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有个台阶下(1 / 2)

加入书签

卫子夫的话语,声音虽不高,却如同重锤一般,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台下一阵低语和交头接耳。

李云煜紧锁眉头,眼中眸光闪现。他正要开口,却被太后轻轻摆手制止。

“卫大人所言,非同小可,自是要重视处理,本宫已命人尽快调集粮草物资,支援南州。当务之急,是尽快采取措施,缓解旱情,稳定民心。”太后缓缓开口,语气温柔,气若沉淀,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完,心下便泛起一阵心悸。

此事,她早已飞鸽传书,告知煜儿的皇叔亦王爷,不知亦王现在,寻到解决之法了没有,思及此,她也略有些慌张,眼神稍微看了看太子的方向。

此时,礼部尚书孙怀礼孙大人,站了出来,他身为亦王爷的部下,自然要为太子辩护:“太后,臣认为此次旱灾与太子登基并无直接关联。反倒是我们当下应当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外敌虽强,但我平昭国又岂是无能之辈,内有亦王坐镇,外有萧将军等忠勇之士,定能保我平昭疆土无虞。”

孙大人刚说完,台下的众人,也都蠢蠢欲动,各为其主。

萧夜霆身为武将,在朝中也不乏支持者,兵部尚书周震远周大人,便是其部下。

如今太子允诺,登基后萧将军便是西北王,如此,他自然也能从中获益,因此,他自是支持太子这一边的。

随即便走出队列,拱手道:“太后,如若外敌来犯,臣愿领兵出征,抵御外敌。同时,也请太后下令,调集各地资源,赈济灾民,以安民心。”

太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周大人所言极是,本宫甚感宽慰。同时,传令各地官员,务必全力配合赈灾事宜,确保百姓生活无忧。”

然而,就在此时,一位大臣却突然出列,高声质疑:“太后,臣有一事不明。

“旭王殿下英勇善战,威望极高,为何不能登基为帝,以安天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太后和李云煜的身上,等待他们母子俩的反应。

太后脸上闪过一丝微妙的情绪,她深知这太尉大人施一峰施大人,和旭王是同一阵营,此话提出,自是想引起众臣异议,欲借南州大旱之事,挑起事端,阻碍太子登基。

她刚想出言制止,李云煜却先她之言,发出了声音。

只见,李云煜板着小脸,气若神龙,沉声说道:“旭王虽英勇,但本太子乃先皇所立,名正言顺。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遵从先皇遗愿,辅佐太子登基。”

顿了顿,又再次说道:“今日早朝,众位暂且只议如何解决,这南州大旱之事,其他事宜,不得再议。”

紧接着,又厉声喊到:“天鉴司的鉴正大夫,赵星越赵大人何在?”

底下的人群中,立即走出一位身形略显削瘦的老者,此人正是天鉴司的鉴正大夫,赵星越赵大人,“微臣在。”

“刚才户部尚书卫子夫卫大人所言,如今南州大旱,民不聊生,可有解决之法?”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默然。

包括越星越在内,他这几个晚上,日日夜观星象,并没有下雨的征兆。

此时,太子殿下这一问,他也是难以回答。

自古以来,这天降甘霖,只能通过观星之法识得,却无法干预天意何为啊。

更何况,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如何能让天遂人愿,降下甘霖之事。如若一定要试,那便只有设坛祈雨。

想到这,赵大人似是下了决心似地,“回太子殿下,微臣数日以来,观天上星辰,推算历法,未曾发现有任何下雨的迹象。不过,微臣查阅古籍,听闻上面记有一法,可祈求天意,愿降下甘霖。”

李云煜听闻此语,心下一喜,果然,并非无破解之法,此时,又恢复了孩童般的天真,兴奋地问道:“赵大人,快快与众大臣细说,此法该是如何。”

“太子殿下,此法即是设坛祈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