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章 农家少闲时(2 / 2)

加入书签

“走吧,我们去喂鸡鸭鹅和猪,顺便看看雅荷葫畔怎么样了。”

“那你倒是先把你支在我肩膀上的脑袋拿开,也不知道那么大高个曲着腿难不难受,重死了!”

隋安宁凶巴巴转头亲了他一口,只觉得他身上的气味和一进院满院花香比起来更加好闻,清冽却具有穿透性,能让她清晰地捕捉到他的信息素。

元宣抱住她不撒手,高大的身子把她娇小的身躯完全裹住,只觉得心都软成了一滩春水,柔软酸涩又甜蜜。

“好啦好啦,不要那么像招财它们撒娇,都快顶不住啦我的宝,我们去喂鸡鸭鹅吧。”

她摸着他柔顺的头发,只觉得自己的心被泡在蜜饯里,甜丝丝的,元宣直起身来轻啄了下她的唇,两人这才手拉着手上了小三轮前往大外院。

路过雅荷葫畔,里面已经灌满了水,荷叶长出了又长又直的径,圆圆的荷叶顶在上头随微风摇晃,长的快的已经有了些小嫩叶和小花苞,只等盛夏满池荷花就会盛放。

“乖宝,咱们可以买些鱼或者鱼苗放进去了,直接买鱼苗吧,或者混买?”

“咱们雅荷葫畔这么大面积,混养应该也可以的,只要不买太大的成鱼就行。”隋安宁看了看自己的雅荷葫畔,预估着混养的可行性。

鱼苗和成鱼是否可以一起放鱼塘混养,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鱼的种类、大小、食性、水质要求等。

一般来说,将鱼苗和成鱼一起混养可能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较小的鱼苗可能成为成鱼的食物,尤其是当成鱼较大且食性较凶猛时。此外,鱼苗和成鱼可能对水质、饲料和养殖环境有不同的要求,这可能会导致竞争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鱼苗和成鱼可以一起混养。例如,如果鱼的种类和大小相互适应,且它们的食性和生活习性相似,那么混养可能是可行的。此外,如果鱼塘足够大,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也可以减少竞争和冲突的可能性。

在决定是否将鱼苗和成鱼一起混养之前,先了解鱼的特性,研究鱼苗和成鱼的品种,确定它们的相容性和相互影响。此外还应考虑鱼塘的大小和环境,确保鱼塘有足够的空间,使鱼苗和成鱼都能舒适地生长。

“我觉得混养可行性很高,咱们明天去买鱼苗和一些成鱼吧?”

元宣显然也觉得混养很不错,这样他们不用等鱼苗长大就有鱼吃,等成鱼吃完鱼苗也差不多能接班了。

“成,明天我们还去农科院那边定鱼苗和成鱼。”

“农科院还管这个?”

“只要有关农业养殖种植的他们都有。”

“真全能哈哈。”

“是呀,很快我们就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咯,小鸡鸭鹅都大了可以下蛋了,之前那几只老母鸡抱窝了,可以孵小鸡仔,我觉得可以放它们出来进雅荷湖畔或者小溪流里玩了,它们应该懂得回自己家了。”

“成,明天再放吧,今天都晚了,这会下午了。”

……

很快他们就完成了鸡鸭鹅的喂养工作转向猪圈牛棚。

“乖宝,你不是说跟一个大伯家定了一两头牛犊子吗?咋还没拉上来?这牛圈都空了快两月了。”

元宣打趣的问身旁砍芭蕉杆的隋安宁,果然下一秒就见她放下砍刀懊恼的一拍脑门,脑门上都染上了芭蕉杆的汁液。

“哎哟,我给忘了呀,王大爹也不催我,就默默帮我多放了快一个月呀,我得打电话跟他说说,叫他帮我把两头牛犊子赶上山。”

说着手忙脚乱就要去拿围裙口袋里的手机,元宣赶忙拦下她,说他已经和隋大伯说过了,叫他们先去那个大伯家赶牛拉上来,让隋安宁把剩下的买牛钱转给王大伯。

“幸好有你们呀,不然我得忘多少事!”

“是呀是呀你个忘事精,喏,牛给你带上来了,快把牛棚门打开,幸好这牛犊子温顺。不然还真不好赶。”

隋朝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有些发愁自家侄女这记性,还好元宣在,能帮她一些。

“大爹小姑父还有大妈小姑,辛苦你们啦!还好有你们,我可真幸福,嘿嘿。”

五人相互对视一眼都无奈的笑了出来,傻姑娘,有时候是真迷糊。

几人合力把牛犊子赶进牛棚,元宣去附近院墙边割了几把草喂他们吃了,又放了水进水槽,就转头看隋安宁在舀煮熟的苞谷面,赶紧去帮忙。

隋朝几人已经回了二进院厨房准备晚饭,小两口把猪喂好又观察了下新来的两只小牛犊,发现它们没有任何不适应就打算回去帮忙做饭了。

水牛犊子很是可爱,圆溜溜清凌凌水汪汪的大眼睛,丝滑的鼻子,一对又尖又灵的耳朵,全身有着灰黑色的绒毛,一对小角顶在方脑壳上,小尾巴不断甩来甩去驱赶着蚊虫。

“宝,我们去割点艾草放在猪圈牛棚附近吧,好歹起些效果,或者直接在猪圈牛棚前后都种一些?”

“好,我们带上小锄头去挖点种上。”

两人又忙碌了半小时,那边长辈们已经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阿克菜,催他们回去吃饭了。

在山上就是这样的,只要你看到的地方就有忙不完的活干,但你可以选择干或者不干或者晚点干,只要不耽误农时,在农村你饿不死渴不死,稍微有点家底的就过的更舒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