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二十九、这下真成黑户了(1 / 2)

加入书签

丰收令人喜悦,丰收前的劳作却要汗水浇灌。

碓床的石臼牢牢陷在原地,石臼内壁的锣纹是凿刻出来的,被清扫的很干净。

厚实圆木做成的碓身放在这石臼里,一下占了大半的位置,一根横杆连接着木头碓身,一直到横杆尽头,是个木头踏板,看着十分光滑,显然是被使用过许多回。

徐明每年都要用这碓床一回,自然更熟悉如何操作,便主动走到踏板处。

“喻霄,你把稻谷舀进石臼里,咱俩配合着来!”

喻霄点头动作起来,李竹则拿来套好麻袋的小箩筐候在一旁,等着把属于自己的白米装袋收获。

***

这厢李竹为丰收而喜悦,那头孙成仁却黑着脸听府中仆人急慌慌来通报,收粮税的官爷到孙府门前啦!

这事实在是说来话长,因为种种不由细究的原因,南山村实际登记在册的人家只有十户,再加上一个主动加入的李竹,也就十一户人家。

十一户人家的村子,还在大山深处,要收粮税、人头税就得翻山越岭,底下的小吏自然不乐意。

可不收吧,南山村又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没被登记。

平时若是偷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就怕突然换个实干的上官,一查,怎么登记在册的村庄从没收过税?那可就一起完犊子了。

孙成仁的祖辈当年与南山村人的约定里,就是南山村要过了明路,下山的村人要做良民。

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做没身份的隐户、山民,即便父辈愿意,到了小辈也会改变,就算是土匪,也会想有朝一日堂堂正正的出山。

李竹之前登记户帖时见过的那个老头,曾是村长兰云的老相识,因着相熟,便帮着遮掩,不管南山村推来的人是什么来路,只要出山来登记上户帖,他都给行个方便。

至于孙家,则是南山村纳税这一环的中间人,每年南山村的粮税,都由南山村山民们出一半,他孙家贴一半交过去。

时日长了,收税小吏要收南山村的粮税、人头税,都径直往孙家来。

孙成仁这些时日其实心头是既难受又轻松,十分矛盾。

难受的是割肉舍了那许多粮、财、物给南山村,毁约是成了,自己的目的却没达到,还折了不少人在山里。

轻松是小儿子再也不用因为这祖辈的约定进山劳累,如今又说上一门好亲事,他孙家再也不用害怕哪日被人戳着脊梁骨说靠着土匪倚靠发家敛财,自此卸下个大包袱。

就这么矛盾着过了月余,他却把交税这事给忘了!

收税小吏也姓孙,熟门熟路的被迎进门,正在孙家正厅喝茶。

这是他收税的最后一趟,南山村实在太小了,又不起眼,这个村的粮税都是最后才收。

孙成仁愁眉苦脸的从后头迎进来,见了那小吏就俯首作揖,长拜不起。

孙姓小吏皱眉看他,“这是怎么了?南山村今年的粮税交不上来了?”

孙成仁更颓丧了,“老兄,不瞒你说,南山村,遭灾了!”

孙姓小吏顿了顿,把手上的茶杯放下,把孙成仁搀起来,“到底怎么回事?”

孙成仁抹着泪,“月余前山里一连下了半月的雨,把土都浇软了,山就塌了。泼天泥石往下落,整个村子都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