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9章 归途悲歌(2 / 2)

加入书签

若皇帝懒散,或许连大事都不愿过问,将一切推给司礼监,那么司礼监将权势滔天;若皇帝勤政,司礼监则只能协助皇帝处理一些琐事。

天下之事,无论大小,只要送入宫中,哪怕只是微不足道,在朝臣眼中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到了宫外,却关乎数千数万人的命运,决定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

此刻,萧敬怒火中烧,他狠狠地瞪着司礼监的一位大太监,怒斥道:“你这狗东西,留着有何用?早就跟你说过,陛下批红的奏疏必须仔细核验,你眼睛是瞎了吗?这么重要的批红,你竟视若无睹,就擅自发出去了?”

大太监吓得跪地求饶,泪如雨下:“奴才该死。”

而那位从午门匆匆而来的小宦官,正是他的救命恩人。

在这连日阴霾的氛围中,萧公公的脾气仿佛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令人提心吊胆,然而,这样的神秘莫测,早已成为了宫廷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地面上的小宦官,像一只忠诚的猎犬,趴在地上,终于找到了那神秘线索:“干爹,土豆……终于有了下落!”

话音未落,萧敬如被雷击中,瞬间精神一振,他连对那尊贵的大太监都顾不上再看一眼,只是简洁地递了个眼色。

众宦官心领神会,如同潮水般退去,地上散落的票拟,也随之被迅速清理干净。

司礼监内,只剩下萧敬与那小宦官。

萧敬内心的狂喜如潮水般涌动,却强忍着,只将一丝轻松的微笑挂上嘴角,他悠哉地拿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悠悠地吐出两个字:“讲来。”

小宦官便娓娓道来:“那土豆,竟是太子、新建伯、丰城伯亲手栽种,现已成熟,既能饱腹,又能作为救荒之粮……”

“救荒之粮?”萧敬不禁瞪大了眼,原本维持的风轻云淡瞬间崩塌。

他猛地想到,陛下为何会突然提起土豆。

寻常之物,陛下自是不会放在心上,即便是南林献上的龙眼等珍馐,也不过是嘴边的赞许,有时甚至斥责这是浪费,从而杜绝了此类贡品的进入。

但口粮,就不同了。

萧敬犹记得,红薯初现时,朝廷为之震动,陛下也因此喜不自胜。

他眯起眼,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莫非,它与红薯般,有着惊天动地的潜力?”

小宦官道:“不止如此,据说……土豆的效用更胜一筹,红薯尚不能完全取代主食,只能在西山等地作为应急之粮,传闻灾年能救人性命,但若要替代稻米与麦子,却非易事。”

萧敬感慨万千:“即便如此,也已足够震动天下了。”

小宦官接着说:“而这土豆,却能彻底取代主食……”

萧敬呼吸一滞,他猛地抬头,深深地吸了口气:“还有呢?”

小宦官犹豫了一下,道:“还有……据说,味道极佳,太子殿下亲尝后,赞不绝口……”

萧敬已站起身,来回踱步,声音低沉:“快说。”

小宦官道:“殿下他说是……‘真香’!”

“真香!”萧敬抬头望向房梁,眼中闪过一丝震撼:“这林蒙,果然深得陛下宠爱,连我都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研究土豆……这名字太俗气了,不如称之为‘神仙果’,可见此人,趣味非凡,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呵呵……”萧敬的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对林蒙的“俗气”流露出一丝不屑。

萧敬的一生,犹如璀璨星辰,最耀眼的荣耀莫过于两桩壮举。其一,便是那在内书房的墨香浸润,令人神往。皇帝们懒散之时,太监们却多字不识,如何助他们翻阅那堆积如山的奏折?这成了皇宫中的一道难题。正是这一难题,催生了内书房的诞生。

内书房中,翰林学士们教授太监们读书,这份荣耀非同小可。那些有幸进入内书房的太监,他们的地位,就如同科举场上金榜题名的进士,未来一片光明。

萧敬,这位饱读诗书的才子,他的学问得益于那名一等一的翰林学士。他常常不屑一顾那些目不识丁的粗人,暗自嘲笑:“无文化,便是无见识。”然而,一想到林蒙,这位出类拔萃的师傅,他又不禁黯然神伤:林蒙先生,怎么会没有文化呢?他教出来的弟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仿佛心中被一股无形的巨石压着。他开始怀疑,自己为何总是处处显得不如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