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喜雪纷飞,英姿焕发(1 / 2)
漫天飞舞的细雪,如精灵般轻舞,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然而,这冰寒的天气并未冷却考生们沸腾的热情。
顺天府的乡试虽不及会试、殿试那般金榜题名荣耀,但在京师之地,毕竟有众多豪门望族密切关注,因此这场考试也颇受瞩目。
刘杰,首辅之子,他的身影在考场外一出现,便如同春雷炸响,立即引发了众人热烈的问候。
老少咸宜,他们纷纷向刘杰拱手致意,而刘杰却在这突如其来的热闹中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得不强颜欢笑,回以礼貌。
记忆中,十几年前,他来参加考试时,定是朋友簇拥,笑语盈盈。然而,岁月如梭,如今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注,竟感到有些局促不安。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父亲官职的显赫,刘杰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别人中了秀才已是幸运,若能中举,更是喜从天降。而他,一个秀才功名,却屡次落榜,这不啻于奇耻大辱。
不只是刘杰,还有众多在西山读书的秀才们也陆续到来。他们共有十三人,日日相见,同病相怜,彼此间的交谈也显得格外亲切。
众人井然有序地踏入贡院,今年顺天府贡试的主持者,乃是礼部尚书张升。
张升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他乃成化五年状元,曾在成化年间上书弹劾内阁大学士刘吉十大罪状,反遭诬陷,从翰林修撰贬为南京工部员外郎,后又被罢官。然而,等到弘治皇帝登基,张升立刻东山再起,历任礼部左、右侍郎,最终官至礼部尚书。
陛下钦点张升主持顺天府贡试,原因无他,只因顺天府乡试的特殊性。各省乡试只需一位提学官主持即可,而顺天府情况复杂,权贵如云,若由普通提学官主持,即便其刚正不阿,也难免会遭受各方压力。因此,顺天府考官必须由皇帝钦点,以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上一次,考官是吏部尚书王鳌,这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位高权重,正直无私,无人敢在王公面前胡来。此次张升接任,同样身为礼部尚书,刚正不阿,年轻时就与阁老们斗智斗勇,罢官后依旧坚守初衷。加之状元出身的资历,谁又能质疑张尚书的公正性呢?
刘杰对张升并无太多印象,于是匆匆行礼后,取了考号便匆匆离去。
踏入考棚,他深吸一口气,多年的落榜经历让他心灰意冷,但心底深处的那一丝不甘,却让他依然坚持在这条路上。
想来,这一次,依旧难逃命运捉弄。
然而,在西山,几位先生不断督促他练习八股文,称他的八股已有进步,但究竟是否有效,他心中依旧没有底。
在这不到半年的时光里,刘杰像一名勤奋的织工,将自己织进了八股文的织机,竟织出了八十多篇“锦绣华章”。如今,每当他瞥见四书五经中的只言片语,脑中便会自动跳出破题的念头。
或许,就在这一次……
一种近乎狂热的期待在他心中涌动。
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划破宁静。
考官挥毫泼墨,差役们高举着牌匾,穿梭于各个考棚之间。
当牌匾缓缓移至刘杰面前,他定睛一看,只见牌匾上赫然写着:“宁武子邦”四个大字。
刘杰微微一愣,这个题目,他竟有过一面之缘。
倒不是因为它印象深刻,而是在他所写的众多题目中,还真有这么一个。
诸位先生们出的题目数不胜数,少说也有八十个,刘杰对这题记忆犹新,只因它“坑”得厉害。
“坑”到了何种地步?
若你按字面意思去解读“宁武子邦”,会发现它简直不知所云。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公治长》,原文是:“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黑!”刘杰暗自咬牙。
当初先生们布置这个题目时,所有考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