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 种地小能手沈思君(2 / 2)

加入书签

长安天气干燥,小米和小麦耐旱,所以也成为了主流农作物,关键是天气好,一年能三作。

而且户部有规定:地不毛者,亩给二斗。

大概的意思就是,哪怕是旱田,最少也要交两斗米。

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约是1.5公斤,六斗就是180斤,尚不足两百斤。

曹观棋初任户部尚书的时候,对比过很多的资料,旱田一亩地的收成,大概也是这个数据。

也就是大魏的百姓一年到头的农耕,只能留每亩不到两袋米的粮食,而这两袋还是靠长年累月不停地在地里干活,精耕细作得来。

按照一家四口来算,往节省的算,全家一天开支的最起码就得十斤粮。

一个月就得三百斤的口粮,好家伙,一年两作的收成也不到这个数据。

而且每作交税两斗米。

如果算上洪水、干旱、蝗虫这些灾害,分分钟就是颗粒无收。

一年十二个月,粮食只够吃一个月,剩下的十一个月咋办呢?

就只能上香祈福,求菩萨保佑无病无灾、风调雨顺,来年大丰收了呗。

苦日子也有苦日子的过法,百姓交完税后,也会把一些粮食卖掉。吃不起好的粮食,只能换购一些便宜又能填饱肚子的糙米。

这都是最差的打算。

如果可以提高粮食亩产的话,那么大魏就再也不愁粮食的问题。

杂交水稻就是最大王牌!

“桃源村过于贫瘠,若是想种植水稻的话,必须形成水田。”

沈思君放下的手中的活计,又将曹观棋抖落的毛毯盖好。

“最关键的一点,这地不积水。”

“不积水就代表无法形成水田,不是水田就无法种植水稻。”

曹观棋颔首,沉思了一会儿:“若是有足够的水力灌溉,是否能达到水田形成的条件?”

“这个想法倒是可行。”

只要围住水田,防止水分肥料流失。

再有就是沤田,把一些淤泥、野草、生活垃圾、家畜粪便、草木灰等等各种肥料堆进去便可。

“不过夫君,用如何利用水力灌溉呢?”

“桃源村附近并无湍急的河流。”

曹观棋自然有办法,接着道:“但是开垦荒山必须提上日程。”

“除出草根,使土地变得松软,增加空气流通,人养分渗透到地底下。”

“足以更好地栽培农作物,也为形成水田打下良好的基础。”

沈思君美眸亮起:“这倒也是一种办法。”

“不如等来年开春,夫人就帮衬一番,招一些人来开垦荒山。”

作为贤内助的沈思君自然是欣然同意。

“不过奴家可没有学过管理这些的啊。”

“不怕,这个为夫教你。”

气得她又羞又气,手中又拿着锋利的针线,又不敢用手推开曹观棋。

“夫人,小婵什么都没看到!”

小丫鬟放下茶盏,捂着眼睛小跑了出去。

“老夫老妻,还害羞什么。”

曹观棋臭不要脸地嗅着沈思君身上的幽香。

小婵一走,他便愈发大胆。

刚刚放下针线,捧着曹观棋的脸庞就准备吻下去。

某人煞风景的声音又响起。

“老爷!”

“大事不好了!”

“管姑娘又把自己扎中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