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 敲山震虎禁淫祀(四)(1 / 2)

加入书签

苏州的生祠,确实还不少,据陆绎的调查,苏州的生祠或者是祭祀苏州官员的祠堂,确实不少。

能够被苏州士绅建立祠庙纪念的官员,大多是能够为苏州减赋的官员,他们才得到苏州士绅的拥戴,其中除了周如斗之外,最出名的就是宣德年间的苏州知府况钟了。

况钟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正统六年,况钟在苏州任期十年已满,当地官民二万多人向上级请求留任,最终任职长达十三年。

苏州百姓称他“况青天”,和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昆曲十五贯就是出自于况钟所断的一件奇案而来。

况钟在苏州任上,最为人所称道的政绩就是减赋了。宣德五年二月,宣宗诏令“自今年为始,每田一亩旧额纳粮自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分之二;自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分之三,永为定制”。

时任户部尚书胡濙认为根据宣宗的诏令,只对洪武年间抄没的近额官田减征,将为数甚巨的宋元古额官田排除在外。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的收入,当然不会这么武断的大肆减免赋税的。

宣德五年十二月,苏州知府况钟上疏,奏请“不分古额官田,概行减免”。此事遭到了户部的坚决反对。

次年三月,应天巡抚周忱再次奏请将松江古额官田依民田起科,被户部尚书胡濙弹劾为“变乱成法,沽名要誉”,但是一众东南出身的官员在朝堂鼓噪,周忱、况钟等亦上疏奏请。上下互援之下,宣宗不得不答应减免苏松等处的赋税。

宣德七年三月,宣宗再次明确下令“自宣德七年为始,但系官田塘地税粮,不分古额、近额,悉依宣德五年二月二十日敕谕恩例减免”,这道诏书一下,况钟当即执行。苏州府重额官田因之减免的税额达到72万余石,苏民世世颂德,为况钟建造生祠纪念。

周如斗的情况就和况钟差不多,但是和况钟一清如水,两袖清风相比了,周如斗可以算得上五毒俱全了,况且况钟之时,苏州确实可以算的上重赋,况钟也算的为民请命了,但是周如斗完全不是这个情况了。

经过况钟等人的减赋后,此后百余年间,苏州府的税粮负担维持在200万石左右,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是苏州府欠粮成风,反而陷入了蠲旧欠新、恶性循环的逋赋危机,这个时候,周如斗还在奏请蠲免欠粮,甚至以此作为自己的政绩,为自己大修生祠,简直是恬不知耻,无耻之尤。

朱载坖将况钟之后因为奏请蠲免赋税而得立祠庙的官员全部圈起来,有德行的保留,像周如斗这样的,肯定是要捣毁的。

浙直总督赵文华衙署,吴寀正在拜访赵文华,这位苏州豪门的族长,正在态度温和的请求赵文华对周如斗网开一面。周如斗出身的余姚的周氏,乃是当地的科举大族。

周如斗的叔父周景,嘉靖八年进士,现任大理少卿,其长兄周如底,现任太仆少卿,何况赵文华也是浙江人,大家都是老乡,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赵文华只是冷冷的说道:“吴家主说笑了,非是本部堂不能宽宥他,乃是国法不能宽宥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