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命案必破(2 / 2)
江腾飞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小蛋糕”,小蛋糕操作手中的电脑,随即案件现场相关图片资料就投影到案情分析室后墙的幕布上,大家也都把目光聚焦在投影幕布上,紧接着江腾飞眼神犀利道:昨夜22时38分许,指挥中心接到出租车司机刘某发电话报警,称其送完瓜岚县一名乘客后,沿国道返回市区,空车行驶至依河东路尿急,由于那个时间段该路段几乎没人,便下车在路边解手,就看见非机动车道内大量血迹,他随后跨越绿化带看见了死者趴在绿化带旁边,接着就打110报警。江腾飞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通过对报案人的询问,得知该司机见到受害人时已经一动不动了,身体旁边的血液也未曾流动或冒热气,结合法医验尸结果推断,该死者死亡时间大约在我们到达现场前的1个半至2小时,也就是20时30分至21时之间。从死者上衣口袋发现的一张减肥机构会员卡,我们核实了死者身份:死者叫马建国,男,汉族,32岁,橡胶厂技术工,无任何违法犯罪记录或吸毒史,家住开平街风和小区,也就是从案发地继续前行1.7公里的丁字路口向南转弯就到家了。从现场的遗留物和刀伤判断,受害人系他杀,胸口被刺6刀,腹部中3刀,右侧肋下中2刀,总共11刀。致命伤为左胸处1刀右胸2刀,分别刺穿心脏大动脉及肺部。
技术中队董军补充道:从死者伤口形状和深度判断,与案发现场遗留的带血匕首相吻合,确认该匕首为本案凶器,同时行凶者身高应该比死者矮20公分左右,胸口的致命伤均为斜向上刺,我们分析凶手握刀姿势是正手抓握刀柄,很遗憾的是刀柄和刀身上均未发现指纹、掌纹,只有编织物纹路,由此判断凶手作案时带着手套,且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江腾飞接过话头继续讲道:现场国槐树上发现的血手印与地上拖行的脚印及血痕均为受害人留下的,但在国槐树的另一侧发现的半只脚印是疑似犯罪嫌疑人足迹。随着江腾飞案情汇报,投影幕布上也出现了那半只血色足迹。江腾飞说:从案发现场周围的监控录像中,我们仅看到受害人马建国于昨夜20:43分出现在依河东路距案发现场750米的十字路口,由东向西过马路,以及20:26分从佑德街蓝海花园小区出来的画面,证明受害人是从蓝海花园小区出发,返回自己家的路上被害的,在被凶手击杀的过程中,受害人曾做过剧烈的反抗,这也是造成受害人腹腔内大面积积血的原因,凶手行凶结束后随机逃逸,受害人身上除了一张会员卡,未发现其他任何财物包括手机,我们怀疑受害人身上的通讯设备和财物是被嫌疑人抢走,导致受害人无法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受害人看到主路,想要越过隔离带呼救,但失血过多最终艰难地爬行几米后晕倒在绿化带旁,直至死亡2小时左右后,被出租车司机发现。现场的情况就是这样,初步判断此案系凶杀案,我们已经联系了受害人家属及所在单位,准备对受害人马建国的社会关系做深入调查,看是否属于熟人作案的报复仇杀或经济纠纷等其他因素的报复行凶。同时请电信部门协助对受害人的通讯设备采取技术布控。
随后留守复勘的杜一宁也补充道:在国槐树北侧也就是依河南岸的芦苇从发现被踩踏的痕迹,几束枯萎的芦苇根部、叶部均有血迹,疑似凶手擦拭身上和脚上血渍时遗留的,具体结果,dNA比对还在进行。能够确定的是嫌疑人对依河岸边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我们都知道河岸边的芦苇丛哪怕就是冬季芦苇枯萎了,但是循。
众人汇报结束,魏耀斌局长开始了工作部署和战前动员:“同志们,昨天夜里发生的这一起凶杀案,是在临近新年的节点上,新闻媒体也在蠢蠢欲动,我不管那半只血脚印是什么人留下的,单凭受害人身中11刀惨死,幷曝尸在大街上,这就足以令人发指,案件性质极其恶劣、嫌疑人手段极其残忍、社会负面影响极其严重……同志们,现在我宣布成立12·28重大凶杀案专案组,组长由张晓磊副局长担任,黄波、江腾飞任副组长,组员主要以便衣行动队为主,大要案抽调2人,刑侦支队高原支队长也在,要及时协调好技术侦查支持……最后,我就一个原则:命案必破,而且是春节前必须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给受害者家属,给锦山市民一个满意的交代,破不了案,从我开始,引咎辞职~~!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有……”
团结而坚定的集体再次爆发出洪亮而坚定的呼声,他们向罪恶、向那半只血脚印宣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