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云动秋意高(2 / 2)

加入书签

他看出景上景和这些人关系匪浅,开口问道。

景上景将布囊交给他,“也好。”

丁英走了出来。

或许,自己穿越之后,家境优渥,他已经忘了贫穷。

站在平整的土地上,他看着院子侧面的一株枣树。

光秃秃的枣树上,黑色树枝,带着老刺,指着青天。

院子里的土墙,因为雨水的缘故,上面变的很薄,有些地方塌陷,就像多了一个一个的小山峰。

透过山峰的缝隙,能看到隔壁的院子。

一地落叶,一地杂草,只有一条细细的,微微发白的小路。

远方的墙壁塌了,几丛绿中带黄的杂草努力从倒塌的墙壁下伸出扁扁的身躯。

他想到了自己当外卖员的时候。

只有晚上躺在床上的时间,是自己的,一个呼吸间,又交给了黑夜。

这是丁英第一次开始深层次考虑人生。

他站在院子中,安静,安宁。

他的视线跃过眼前的墙壁,望向远方。

那个世界,这个世界。

能压倒人的,到底是什么?

没过多久,景上景走了出来,他们相伴走出了这个村落。

“师叔,他们以前,当过兵吗?”

从这群小孩身边经过的时候,丁英忍不住多望了几眼,然后,他又快速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上一世的自己,有一个亲弟弟。

他看着那些黑瘦少年,他就想到了他。

可能是穿越的原因吧。

有些事情,他记忆清晰无比,有些事情,模模糊糊,总有什么东西阻挡他看到它们,感应它们。

好像父亲出了什么事情,弟弟早早走了……

他摇了摇头,开口问道。

他想用话题,带走自己的思维。

“嗯!”

“老王,老刘,小唐和我,曾经是一个斥候分队。知道斥候吗?专门侦察敌情的兵种。”

“这个村子,都是退伍的军人吗?”

“是的!”

景上景心情沉重,“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一将功成万家败。”

“这里,是云州的退兵屯。”

“师叔,您刚才,应该将布囊留给他们的,我现在还是学子,不需要那么多?”

“学子。不,你很快就要成为一名武者,穷者读书,富人学武。”

景上景调整了一下自己心情,拍了拍他的肩膀。

“师叔,不要老拍,这样我长不高啊……”

“哈哈哈。好了,不拍了,以后都不拍了!”

景上景大声笑着。

丁英却从侧面看到他发红的眼睛。

也不知道,师叔想起了什么?

两人坐了马车,回到书院。

在镜湖分别的时候,景上景对丁英说道。

“丁英,后天我就要闭关了!”

“师叔,感谢您通知我,我不会胡乱惹事的!”

“钟老师这一段时间不在书院,你和齐夫子这边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俞师伯或者辛先生。”

“辛先生?”

“辛有料先生。”

“收到,师叔,您安心闭关,出来我们再吃一顿!”

丁英坐船,紫眉划桨。

“师弟,我好几天没有见齐夫子了?”

看着发愣的丁英,紫眉问道。

“嗯,应该是找人对接大事情呢!”

丁英心不在焉的回应了一句。

“师弟,我有位朋友,做了一首小诗,想求您指导指导?”

丁英抬起头,有些怀疑的看着紫眉。

“真的,真是一位朋友。”

“说来听听?”

姑且当是你的朋友吧。

“白云朵朵似棉花,太阳亮光照着它。大树被晒焉兮兮,地面干裂如娃嘴!”

卧槽他猴,前几天做了说月亮的,你这朋友马上做了一首说太阳的。

丁英笑嘻嘻道,“师兄,听着这诗句,对方有可能是一位女子啊?”

“啊!”

“师弟,你真是高人啊!”

我就是随便猜测一下,中了!

这位女子,这等才情,师兄,和你真是绝配啊。

“不错,不错!”

丁英实在不想指点,这怎么指点,他和各位,就不是一个段位。差距太大,他可能一句话,对方的诗句立马就提高了很多台阶。

奉承最省事。

“师弟,我觉得,这首诗最高妙之处便是这一句,地面干裂如娃嘴,巧妙形容了太阳的残酷,与第一句太阳的温柔相互呼应,简直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丁英为之鼓掌。

“师弟,您看,这首诗有没有更高的可能?”

“你什么意思?”

“师弟,你也知道,不久之后,便是中秋,这是一位女同学做的,不求这次诗会夺得魁首,能进前十,减免一些学费也是好的。”

“啊?”

紫眉不说,丁英还真不清楚,云州书院还有学费这个说法。

“师兄,我以为书院不收学费呢?”

“怎么可能啊!我在这里给镜湖撑船,也是在挣学费。”

看丁英一脸疑惑,紫眉说道。

“能进入云州书院的,除了六县的官学,还有六县的私学。师弟你是官学出身,加上这次又是童生第一,自然不用考虑后续的学费问题,其他人不行。”

“官学学子,童生进入前五十名,免学费。低于五十名到五百名之间,学费交百分之五十,低于五百名,全款学费。”

“私学学子,童生进入前三十名,学费全免。低于三十到四百名之间,一半学费,低于四百名,全款学费。”

“学校还有一批转学生,他们只要进来,就是全款学费。因为身份不是我们云州,还有其他费用。”

“另有一批老师子女,他们半数学费入学。”

丁英听得不住咋舌。

“师兄,那咱们一届学生,大概有多少?”

“人数不等,多的时候,一届超过了八百人,少的时候,不到四百。不过,你们这一届,人数应该不少,大约七百多人。”

“只怕这一届的学杂工,竞争会更加激烈!”

“师弟,提点一下,一句也行。我实在不想看陈师妹再去浆洗房打工了!”

丁英沉吟片刻。

“师兄,我觉得她这首诗,最主要的是说热,何不调整一下。”

“太阳大热曝万物,世间万物不可逃,有觉燥者欲出火,是为液者欲流膏。翠枝绿草嫌有叶,走兽贴地厌其毛。只愿四季轮回快,心想云动秋意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