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合中计(上)(1 / 2)

加入书签

话说孔明用“减兵增灶”这一招,成功撤退到汉中,司马懿怕中埋伏,也不敢贸然追赶,同样收兵回长安了,这次蜀军竟然毫发无损。孔明大大地犒赏了三军之后,回到成都,进宫拜见后主,汇报说:“老臣我正要攻打长安,结果突然接到陛下的召回圣旨,不知宫里出了啥大事儿?”后主一时语塞,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朕只是太久没见到丞相您,心里特别想念,所以特地下诏让您回来,并没有什么其他要紧事。”

孔明一听,洞察秋毫:“这应该不是陛下的本意,肯定是有些奸臣在背后嚼舌根,说我有二心吧?”后主听了这话,默默低头不语。孔明接着表示:“老臣蒙受先帝厚恩,誓以死报效国家。现在如果朝廷内部有奸邪之人,我又如何能安心讨伐敌人呢?”后主坦白:“朕确实一时听信了宦官的话,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啊!”

孔明立刻调查清楚,原来是个叫苟安的小人散布谣言,但这家伙已经逃往魏国去了。孔明果断下令追捕苟安,并且严惩那些胡乱奏事的宦官,将其余的人统统赶出宫去;同时他还严厉批评蒋琬、费祎等人未能察觉奸邪,及时规劝天子。这两位也只能点头认错。

孔明再次告别后主,重返汉中,一边发布檄文命令李严负责粮草供应并运送到前线,一边重新筹划北伐事宜。杨仪这时出了个主意:“之前我们频繁出兵,兵力疲惫,粮草也跟不上;不如咱们兵分两班,每三个月轮换一次:比如二十万大军,先派十万出祁山坚守三个月,再换另一队十万顶上,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既能保证兵力充沛,又能逐步推进,最终拿下中原。”孔明听罢大赞:“这个策略正合我心意。咱们攻打中原,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得这么步步为营。”

于是,孔明下令实施此计,规定一百日为一个周期,违反期限者依法严惩。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再度挥师北伐魏国,此时魏国正是太和五年。魏主曹睿得知孔明又来挑战,赶紧召见司马懿商量对策。司马懿说:“如今曹真将军已不在,我愿全力以赴,剿灭敌寇,以此报答陛下。”曹睿听后非常高兴,设宴款待司马懿。次日,又有报告称蜀军来势汹汹。曹睿立即命司马懿率军迎战,并亲自送他出城。

司马懿辞别魏主,直奔长安,集合各路人马商议破蜀之策。张合自告奋勇:“我想带一路兵马去守雍、郿,抵挡蜀军进攻。”司马懿考虑了一下说:“我前面的部队单独抵挡孔明的大军恐怕力有未逮,而且分散兵力前后布防也不是上策,倒不如留兵驻守上邽,其余兵力全部奔赴祁山。张合将军你愿意做先锋吗?”张合拍胸脯应道:“我一直怀揣忠义之心,渴望全力报效国家,只可惜一直没遇到识货的领导。今都督肯委以重任,我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就这样,司马懿任命张合为先锋,统率全军。同时又令郭淮防守陇西诸郡,其余将领各自率部进军。

前线侦查小马哥发来线报:孔明大神带着他的潮流大军正朝着祁山轰轰烈烈地进发,领头的潮男先锋王平和张嶷,直接从陈仓出发,潇洒穿越剑阁,通过散关直奔斜谷而来。司马懿对张合说:“瞧这架势,孔明大师这是要玩真格的,肯定是要收割陇西的小麦,给自家军队搞个粮食储备大行动。你去稳稳守住祁山,我跟郭淮哥则去天水一带溜达溜达,防止蜀兵搞饥饿游戏。”

张合点头如捣蒜,立刻带领4万兵马坚守祁山阵地,而司马懿则率主力部队朝陇西方向踩着最炫酷的步伐去了。

话说孔明大神一到祁山,安营扎寨完毕,发现渭滨已经有魏军严阵以待,于是对众将领嘻哈道:“这绝对是司马懿老铁无疑了!现在咱营地粮草告急,我已经多次催促李严快递小哥运米过来救急,可他却迟迟未到。我看陇上那片麦田已经熟得冒泡了,咱们不如搞个小分队悄咪咪过去收割一下?”

安排妥当后,孔明留下王平、张嶷、吴班、吴懿四位型男守卫祁山大本营,自己则带上姜维、魏延等一众潮流将领,浩浩荡荡开赴卤城。卤城的太守早闻孔明大名,吓得赶紧开门投降。孔明安抚好太守后问:“兄弟,这附近哪里的小麦熟得最快?”太守哆嗦着回答:“陇上的小麦已经熟透了!”

孔明随即让张翼、马忠在卤城留守,自己带着大部队向陇上麦田进军。前方探子火速回报:“司马懿老铁也在这边扎营了!”孔明惊呼:“哎呀妈呀,这货怎么就知道我们要来割麦子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