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220章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下)(1 / 2)

加入书签

话说魏国宫殿里的保安队长尹大目,是曹爽的心腹铁哥们儿,自从曹爽被司马懿套路Ko后,他就决定潜伏在司马师身边,伺机报仇雪恨,而且他还跟文钦关系不错。这一天看到司马师的眼球都要爆出来了,行动不便,尹大目赶紧跑进大帐里建议:\"文钦其实并没有叛变之意,都是被毋丘俭逼得没办法。我去劝劝他,他肯定能迷途知返来投降。\"司马师居然同意了。

于是尹大目全副武装,骑着马追上了文钦,大声呼唤:\"文钦兄弟,看见我尹大目了吗?\" 文钦扭头一看,尹大目竟然摘下头盔放在马鞍前面,拿马鞭指着说:\"兄弟你怎么就不能再忍几天呢?\" 其实尹大目知道司马师命不久矣,这是想留住文钦别掺和进去。可惜文钦没理解他的深意,反而破口大骂,差点拉弓射他。尹大目只能哭着返回。

文钦集合残部打算逃往寿春,结果发现已经被诸葛诞占领了,想退回项城,又被胡遵、王基、邓艾三路人马围了个严实。眼看形势危险,文钦只好带着队伍投奔了东吴的孙峻。

另一边,毋丘俭在项城里听到寿春失守、文钦战败的消息,加上城外魏军四面包围,只好把城中的兵力全部拉出去硬刚。在战场上遇到了邓艾,他派出葛雍迎战,结果不到一个回合就被邓艾一刀砍翻,魏军如狼似虎地冲了过来。毋丘俭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带着十几个亲信突围逃到了慎县。

慎县县长宋白打开城门迎接了他,并设宴款待。谁知毋丘俭喝得酩酊大醉,被宋白派人咔嚓了,还把他的脑袋送给了魏军。这样一来,淮南地区终于平定了。

司马师病情加重,躺在床上几乎睁不开眼,却还能见到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位老友站在床前(其实是幻觉)。司马师心里明白自己恐怕熬不过去了,便派人快马加鞭把司马昭从洛阳叫来。司马昭哭着跪在床前,司马师临终嘱咐:\"我现在权力太大,就算我想撂挑子,也不行了。你接替我继续干,大事绝对不能随便交给别人,否则咱家可能会遭遇灭门之灾。\"说完,他把印绶交给了司马昭,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司马昭急于询问更多细节,司马师突然大喊一声,眼球瞬间飞出,就此去世。这一年是正元二年的二月。随后,司马昭安排了葬礼,并向魏国cEo曹髦报告了此事。

话说魏帝曹髦鉴于司马师刚刚去世,为了稳住局面,特派使者带着诏书来到许昌,命令司马昭暂时驻扎在许昌,以防东吴趁机发难。司马昭接到诏书后内心颇有些纠结,不知如何决断。这时候,足智多谋的钟会对他说:“大将军司马师刚刚驾鹤西去,人心浮动不定,您若留在许昌,万一朝廷内部出现变故,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司马昭听从了钟会的建议,迅速调集兵马返回,驻扎在洛水之南,这一举动让曹髦得知后大吃一惊。

太尉王肃见状,赶紧上奏曹髦,建议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以此稳定司马昭的地位和朝廷局势。曹髦采纳了王肃的意见,派遣王肃携带诏书前往,正式册封司马昭,司马昭接受任命并进宫叩谢皇恩。从此以后,朝廷内外大小事务,基本上均由司马昭掌控。

与此同时,西蜀的情报人员得知这一重大变故,迅速将消息传回成都。姜维听到这个情报后,立即向后主刘禅进言:“司马师刚刚去世,司马昭刚刚接手重权,此刻他必定不敢贸然离开洛阳。臣恳请趁此机会再度讨伐魏国,以期恢复中原。”后主刘禅听从姜维的建议,下令出兵伐魏。姜维领命之后,立即奔赴汉中集结兵马备战。

不过,征西大将军张翼却有不同的意见,他指出:“蜀地地域有限,物资匮乏,不适合进行长途征战;不如固守险要之地,妥善治理军队,体恤百姓,这才是确保国家安稳之策。”然而姜维坚持己见,引用诸葛亮的例子反驳:“当年丞相诸葛亮尚未出山就已经规划三分天下大计,并且多次率军北伐以图中原,虽然未能成功,但仍矢志不渝。如今我继承丞相遗志,理应尽忠报国,即使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现在魏国有可乘之机,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时机攻打,更待何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