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求上门的余家人(2 / 2)

加入书签

“后来那男子也被李家的家丁打得奄奄一息,隔天还把他送进了大牢。”

“算不得稀奇事。”

“是,确是算不上什么稀奇事。”

他们都明白,这世界弱肉强食,恃强凌弱本就是常有的事,在看不见的地方,埋藏了无数罪恶。

再想到求上门的余家人,“那李家与姑娘的意中人可是?”

“大姐想得没差。”

世上之事就是如此巧,那李家便是李翠的娘家,而那被打的年轻男子也不是别人,正是余福的儿子。

要认真说起来,在血缘上余安反而与余家人无半点关系,倒是李家,见他如今出息了,三番五次的来认亲,只是都被他回绝了。

他觉着李家真是无比可笑,当年不认他的也是他们,害他娘悲剧的一半因也是他们,如今别人施了肥,结了好果,看着诱人,就想来摘现成的果实,哪有那么好的事?

年少时不知事,越长大想到他那尚在沧州辛苦劳役的亲娘李翠,他就越恨!

好在他是幸运的,他遇见了林蕙,因她与钟离家的关系,到底是知晓了李翠服役的具体地方,也关照了许多。他想,总有一天,他会把她接回来的。

外厢用饭的两人,听到她们的对话,嘴里的饭菜都不香了,扑通一声就给跪下了。

余老二婆娘一边磕头一边哭,眼泪串线似的往下掉,“小安,求求你,求求你看在小时候伯娘奶你的份上,救救我儿…”。

余安还尚在襁褓时,李翠就没奶,刚巧余老二婆娘也才生她儿子不久,生过孩子的都晓得,前几个月大多数人的奶水都是很丰足的,她便把余安抱过去一起奶,一直奶到半岁多。

这事她从未提起过,余安倒是听李翠说过,让他要记着二伯娘的恩情。

余福接着道,“小安,当年的事,别怪二伯,二伯家也穷,后来我也曾去找过你的,只是那时元大人说已有人家收留你了,也偷偷的去看过,林庄主她们一家都是好人,我想,跟着她总比跟着我们吃苦受累好。”

余家不认余安这事,其实大多是余老太的原因,那时余老太还在人世,老人家顽固又强势,不仅不认孩子,还一口一个杂种的骂了好久。

自她过世以后,余安在城中偶有遇到大伯和二伯家人,都是喊人的,只是没有深交罢了。

“二伯,二伯娘,快快请起,侄儿当不得你们这跪,太折煞我和大姐了。”余安说着忙把人拉起来,老话说,长辈跪小辈是要折寿的。

“林庄主,对不住,我们也是心急,乱了分寸。”夫妻俩歉意道。

林蕙吩咐道,“无妨,小安,你先陪余叔和婶子走一趟县衙,再找知县大人问明案情,酌情帮忙罢。”

余福父妇有点不敢置信,他们原本也只是来碰碰运气,最坏的打算是连门都不得进的,没成想,是这般结果。

已不知如何道谢好了,还是林蕙催促道,“快去吧,去晚一分,孩子就多受一分罪。”

“哎,好!好!”说完跌跌撞撞的跟着余安去了县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