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百夫长(2 / 2)
谷璞的功劳,瞒是瞒不住的,那么多亲眼见证的士卒,口口相传,要不了一天,整个边军都会知晓其战绩。
实在是军中,和谷璞这样的人,太少,太少。即便是有,也是家中背景不凡的;哪像谷璞,毫无根基,还是充军罪名入伍。
一步步晋升,基本上是每个军官必经的路。
可若是不让谷璞跨越式的进阶,只给个伍长当当,叫军中万千将士怎么想。
无奈之下,郡守只好作出依律行事的下策。
郡守、都尉、曲候、千夫长几人,甚至都有了过几天将谷璞除爵问罪的心理准备。
“卑职从未领兵,也从未拜读兵书,恐无法胜任百夫长。”谷璞说的那叫一个慷慨,心疼的那叫一个哆嗦。
“军中无戏言,军令已下,焉能更改。”曲候也没什么好办法,倒是对谷璞,刮目相看。
从一介士卒,连升四级的例子不多,能保持理智的就更少了。
反倒是一步步晋升,也不能胜任而被处罚的军官,他见过很多。
“这……”谷璞沉吟道:“卑职的能力,最多也就能带领三到六人,要不……先给我几个老兵,其他的名额先让新兵占着,我领几名老兵……试试。”
“大人,要不就按谷璞说的试试。”千夫长也不想自己麾下有一个刚上任就被问责的百夫长,因为作为直接长官,他也会受到一定的连累。
即便是责任不太大,他还是不想担。
“嗯~”曲候轻轻点头,迟疑道:“我去请示都尉大人,应该没问题。许义,你先带谷百夫长去交接军令。”
“是。”千夫长许义应道。
曲候匆匆离去,谷璞暗暗评估自己若是与其相对,能在其硬功之下撑多久。
“你麾下十什……”出了帐,许义一边领路一边介绍百夫长必须承担的责任,带路的事,随便安排个卫队士卒就行,但有些话,得他亲自嘱咐。
最后,谷璞却问了句题外话,“大人麾下只有十三屯人马”
“若非人马不足,你岂会继续在我麾下出任”许义笑道:“一个多月前,朝廷从北地郡调走了五千边军。”
“哦~”谷璞默默点头,他可算是明白曲候为什么会说自己的提议应该能够通过的话了。
之前他还好奇,军令如山,哪来的商议余地
闹了半天,敢情是压根就没有两屯一百人的现成队伍让他接手。
来到军营一角搭建好的一连排的空帐前,许义说道:“等军令一到,我会派人将人给你送来。”
“多谢千夫长。”谷璞抱拳目送其离开,转身进入最中间的一座军帐。
一屁股坐在上首矮几几面,不由得想起了前身的父亲,有感而发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百夫长,未必比书生强呢。”
从伍才三天,从一介发配充军的罪官之子,荣升百将。
心弦岂能毫无波动。
晌午时分,许义亲自领着十二人来了军帐,将人交给了躺在阴影处乘凉的谷璞,道:“都尉允之。但,只给了你四个老兵、八个正卒。”
言罢,听了一句谷璞的感谢话,转身就走。
秦国兵役和徭役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只有“小役”和“大役”的不同。
小役即一般力役,大役即战伐。
兵役就是广义的力役,凡是服役的人,皆称之为卒。
按秦法规定,凡成年男子除残疾者和国家特许“复除”者外,到十七岁便要“傅籍”开始服役,一般到六十岁止役,有爵的人到五十六岁止役。
这期间每个人的服役种类有三,即,更卒、正卒和戍卒。
所谓更卒,即轮番服役的士卒。凡成年男子“傅籍”之后,首先服的就是更卒之役,每年一次,一次一个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