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头戴笠帽的嘉诚郡主,旁人看不到她的表情,但也知道她此刻(2 / 2)
韩陵作为玄甲军与外敌勾结的罪证之一,他的暗卫将其逮到水牢处,肯定是严防死守,甚至都没有给韩陵自尽的机会。
饶是如此,还是被人暗杀。
那岂不是……
“侍郎大人,驿站的人你都清查了吗?最近可还太平?”
董侍郎如实告知:“应该是暗卫内出现了细作,我已经另想办法调派新人过来维护驿站附近的安危。”
“只是……大人因为此事……”
“没事,我来和大人说说,你不用担心。”
如果换做她是谢淮安,约莫着此刻的心情的确好不到哪里去。
本是到嘴的鸭子,肯定能从韩陵口中撬出一些有用的信息,结果他却被人无声无息地杀害。
证据中断也就算了,关键是奸细可能在他的暗卫里,那他此前的部署,指定有被泄露的可能。
所以他才在书房闭关,连吃东西的想法都没有。
阮眠不是很清楚他的计谋,也对皇权内斗不了解,一切表象都只能根据原书中的那点信息分辨,总是不全的。
她如今能做的并不多。
正想着,书房的门忽然开了,只见谢淮安脸色柔和地从里走出来,来到她面前时顺势牵住她的手。
“你今日怎么来了?”
阮眠看他比想象中的情况好一些,如实告知了他今日自己来的目的,并且将阮娇怀上总督孩子的事情说出来。
“夫君,这几日,我恐怕要在驿站内多待几天了。”
闻言,谢淮安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起来:“为夫那是求之不得。”
“不过,你既然是为了解决阮娇的事,想必没那么简单,不知我可有能帮到你的地方?”
阮眠连忙摇头,紧握着他的手由衷道:“我的事情我可以解决,都是小事,反倒是你。”
“我听侍郎大人说,你的暗卫出了内奸,把韩陵杀了?”
谢淮安收敛神情,点点头:“的确,背后之人一日不清查,我在武恒便永无安宁之日。”
“此前我以为总督是圣上调派,这几日我收到消息,陈伯宗乃是硕王亲信众力举荐。”
阮眠眉眼微动,看出了他的猜测:“所以,夫君是担心硕王与燕王已暗中勾结?”
原书中,她并没有印象硕王与燕王有染,不过她是没有看到书的后半部分。
可如今串联起此前发生的那些事,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硕王若真在私下参与了燕王的谋反,那天下必然遭难,毕竟……硕王封地在京都北外,一旦起兵,那便是直捣黄龙。
配合东边燕王,到时候心安处的援兵必然赶不上支援。
如今朝中还不知道安插了他们多少党羽。
新皇稳固政权,任重而道远。
可时间却不等人,可想而知,背负在谢淮安肩上的压力有多大。
阮眠想了一下,正要开口,忽然有小厮前来汇报。
“大人,总督大人来了。”阮眠倒没想到,如今陈伯宗的府邸闹出这么大的事,他不在家处理,还有闲情逸致往驿站走?
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找谢淮安?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夫妇二人去接见了陈伯宗。
可他却没什么事,只是带了两盅酒来,看到阮眠后,双手奉上。
“阮娘子,我见你在这,便带着这东西来寻你。你且闻闻看,这是何酒?”
没想到他竟然是奔着阮眠来的。
谢淮安眉眼轻动,不动声色地靠近了阮眠,站在她身边。
阮眠心领神会地接过,但第一时间却是递到谢淮安面前,举止亲昵地开口:“夫君闻闻看?”
这一声夫君,当真是唤到了谢淮安心坎。
他温柔笑着,当着陈伯宗的面,轻握阮眠的手,倾身闻了闻,而阮眠也毫不顾忌地凑过身去。
两人鼻尖碰到一块,阮眠暗带羞赧地与他相视一笑。
旁人看来,简直就是小两口在调情一般,真是没眼看。
陈伯宗的眼色果然是下沉了几分。
而此时阮眠闻出来,这酒是自己酿造的人参酒。
“总督大人,这是……”
陈伯宗见他们两人分开,这才眯起眼睛,笑道:“到底是我小看了阮娘子。你这生意竟然能做到那关城之地。”
他别有深意地看着他们两人。
看来他特意去打听过自己的底细,将自己做生意的事怕已经摸的彻底。
毕竟这人参酒的生意做得本就不大,顺带拿去给药铺隔壁酒楼的掌柜销售罢了。
若此事他都知道,其他的那些生意,必然全部打听到了。
“先前本官还没调来武恒,此地又遭遇过天灾人祸,对边境出口的管辖松散,可现在本官既受朝廷之命,对货运出口一事就要有严格制度了。”
“今日前来,是想提前知会阮娘子一声,也不枉我对你的欣赏与钦佩。”
陈伯宗这话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就是要一刀斩了她的桥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