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王朝败家子-30-明英宗朱祁镇(2 / 2)
朱元璋掂量了一下两人的距离和中间的障碍,遗憾的发现并不能一击即中,所以他只是对着朱棣看似和颜悦色地说道:“没什么,只是看看你还能有什么是咱不知道的聪明小脑筋。”
朱棣听着,却是忍不住一哆嗦。
朱元璋很少会有这样堪称“柔和”的表情和这样温和的说话,他会这样做,只能是刻意这样做,朱棣有些想不明白,他是又哪里惹父皇生气了?
但朱元璋可不会给他解惑,就让他这样担惊受怕一会儿也是好的。
他看着水幕,说道:“‘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安顿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倒是好样的。”
“不过朱祁镇这个时候不学习怎么治理朝政,反而听着像是对他们和张氏有所怨怼?应该不至于吧?”
“怨怼”当真是不至于,朱祁镇太离经叛道也不敢这样对待太皇太后这个长辈,至于“三杨”这三位朝中重臣,倒也有这个可能。
众人看着天女不断说出来的内容,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猜测。
朱祁镇,是天赋不行吗?不然他掌握着从“仁宣之治”和正统初年不断发展下来的明朝,最后怎么会在土木堡就那样战败呢?
【随着三杨去世,太后驾崩,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兴风作浪。而正统朝的政治也开始走入滑坡路。
彼时,皇帝从少年天子长成热血青年,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他在位初期,也还算是励精图治,令南方诸省筹措粮饷,派遣南兵稳定因宣德皇帝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而引发地缘地震后、动荡不安的云南承宣布政使司。
但很快他便“原形毕露”,可能是经验不足,也可能是天赋不行,接下来他便没有什么“好事”了。
因为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他御驾亲征的时候。是的,“土木堡之变”很快就要来临,当然,很快也便不是立刻就发生的,这其中也是有着相当一段时间。】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朱祁镇御驾亲征的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定鼎中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他们驱逐的、防备的,无外乎漠北的蒙古。而当初蒙古逃回漠北,北元一分为二:分别是瓦剌和鞑靼。而瓦剌和鞑靼之间,也是互相争雄。
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头派发。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说实话,我是认为这样的行为有些傻的,这不就是你被白白占便宜了吗?其实有时候,也是不需要这样讲面子的,毕竟面子还没有实惠来的有用和实在。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也尊重大家的意见。】
玉不识皱了皱鼻子,对瓦剌这称得上是“空手套白狼”的行为很是不满。但他也知道,很多时候,就是需要争这样一个“名声”,所以她也只是提一提,并不要求真的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