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王朝败家子-42-唐玄宗李隆基(1 / 2)
第217章 王朝败家子-42-唐玄宗李隆基
李世民看着接下来的这段内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就这点上来说,李隆基还是做得不错的。能识人,能用才,但就是为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他执政的前后变化之大,几乎说是换了一个人也是有人相信的。
李承乾看了一眼自家耶耶、父皇的叹气,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说道:“持之以恒才是最难做到的事,但我、儿臣会做到的!”
李世民听到自己心爱的孩子自称儿臣,总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明明这个称呼很是规矩,但是……是因为这个称呼有些疏远了吗?
他从水幕中回过神来,看向了自己这个寄予厚望和满心疼爱的长子。
李世民本想摸头的手最后移向了肩膀,他拍了拍,然后温和地说道:“朕相信你。”
而武周年间,武则天则是看着李隆基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
成王败寇,那个时候的她早就已经死了,但是李隆基既然身为最后的胜利者,为什么只能在最初保持着一心为着大唐的初心,到了后面全然只顾自己享乐呢?
仅仅是发展到这一步就满足了吗?
她锐利的凤眸扫过堂下眼中闪过欣喜之意的李隆基,面上看不出任何心思。
但是显然,他旁边的太平是越看越气。
天女一开始说的,是她和李隆基发动政变,打败了韦后势力夺回了权力,但她看到现在,全然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她又怎么可能想不到后来发生了什么?无非就是两人之间的夺权她失败了而已。
只不过,她也想不到,这“失败”到底会多么的残酷。到时候遭殃的,并不是只有她自己一个人而已,还有围绕在她身边的、和她有所关联的势力和人,甚至她也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太平看着现在天才对着李隆基任用贤才的事迹一再夸奖,掩下心底的不忿,但眸光渐渐冷了下来。
现在做的再好有什么用呢?到时候一个“安史之乱”全毁了,现在还不是上了天女这“败家子”的名单,现在可是全天下皆知了,他的未来会如何,已经不确定了。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安史之乱”嘲笑李隆基,毕竟对于天女来说,这或许只是历史上的一隙,但对于生活在此刻的他们来说,这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伤亡。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战乱,哪怕在天女口中,大唐挺了过来,甚至还继续延续了一百多年。
但要是没有安史之乱呢?会不会能够延续的更久?
至于现在是武周不是大唐?她应该确定好自己的立场?
她偷偷看了眼自己那随着时间流逝但日渐威严的母亲,心中暗想,母亲在意这一点吗?
【李隆基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