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教化(2)(1 / 1)
十七世纪对于殖民.运动而言实在是个好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道德下限特别的低,几乎就低到了没有下限的地步。126shu 不要说什么种族歧视之类的玩意儿,就是种族屠杀,也是常用的手段。和那个时代的欧洲殖民者一比,尤其是和某些西班牙人一比,后世的希特勒都能只能算是个心慈手软的小可爱。如果不是因为技术能力的限制,如果那个时代的西班牙人有希特勒时代的技术水平和人口,估计南美洲就不存在土著了。嗯,甚至应该说,全世界就不存在除了西班牙人之外的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的动物了。而相比欧洲,实际上中国对殖民地的需求更为迫切,因为欧洲的人口事实上并没有多到本土养不活的地步,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这个问题却是非常严重的。过剩的人口可以提供大量的移民,而因为有足够多的移民,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如果走上殖民主义的邪路,应该是更有搞种族灭绝什么的条件的。
但是郑森却并不打算在他所控制的区域搞这一套,这倒不全是因为来自后世的道德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肯定是有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问题。如果硬干的话,土著再多,也不是模范军的对手,真是来多少死多少。但是土著虽然有个土字,但并不等于说人家的智商就一定很低。就像当年的土明程度更高,他们已经从渔猎时代进步到了农耕时代。所以他们如今是定居生活的了,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跑得了土著,跑不了他们种的田。民团们抓不到土著,就去摧毁土著们田地里的庄稼,而这对于那些土著们来说,也是非常恶毒,却又难以对付的一招。尤其是一些原本更发达一些的土著,他们的区域和华人控制区更近,遭到的打击自然也更重。
郑森知道,如果他愿意在吕宋投入更多的力量和时间,向日本鬼子学习,坚持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那这些土著的抵抗就终有被粉碎的时候,而吕宋岛上的土著,在将来也会变得比大熊猫都稀少。
但要获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投入大量的军队,大量的时间,大量的金钱。而这会大大拖慢整个集团的发展。所以,什么“三光”呀,什么“如来逆掌”加“种族灭绝拳”之类的凶野的玩意儿,郑森也只能是在脑子里想一想,然后就毫不犹豫的将它们否决掉了。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有效的对付土著们的游击战争,迅速的改变如今的局面呢?本着向历史学习的精神,郑森又认认真真的回想了历史上那些对付游击战的经验教训。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致反对我们的敌人。”郑森的脑子里不知怎么的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句。
“统一战线呀,”郑森在自己的手掌上轻轻地打了一拳,“赤兔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法宝之一呀!”
后世的赤兔国刚刚建立后,便向大西南,大西北进军。也遇到过和其他民族的矛盾的问题。当时太祖以阶级斗争大法,成功分化了他们的底层和高层,然后依靠底层打高层,从而终其一生,都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
吕宋的土著,开化得晚。他们还又很强的奴隶制度的残余,如果说他们的底层和上层没有矛盾,那郑森绝对是不相信的。而只要善于利用这个矛盾,就能最终将华人和土著之间的民.族.矛.盾,转变成土著内部的阶级矛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