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 临池而歌采莲曲(1 / 2)

加入书签

众人应声称:“诺。”

太皇太后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神色各异。侍女奴婢宫奴,愚昧无知自是惶恐。

陈阿娇显然是最难受的。窦太主脸上也无光。

王太后面无表情,不过想来她心中也是畅快的——她的出身也不高。侍奉景帝之前,就已经嫁给金王孙做了妻子,而且还与他生过孩子……这件事一直梗在她心里。封后的时候,甚至被朝中大臣拿出来说事儿。多年来,她也因出身,抬不起头来。

卫子夫站在我身后,我倒不知此时她是如何神态。

“咦,这个孩子,我看着面善的很,倒像是在哪里见过?”王太后看着我,若有所思的说道。

卫子夫连忙笑着回话:“回母后,这丫头是今日方才进宫来陪伴臣妾的,想必母后不曾见过。”

“今日方才进宫?”王太后重复道。

“是。”

窦太主对着王太后道:“你看卫丫头和这婢女这般亲近,想想也该知道,是平阳那丫头府上的,许是平阳送进来伺候卫丫头的。”

卫子夫,脸色稍稍一囧,道:“这丫头是臣妾弟弟卫青的未婚妻子,虽然在长公主府上当差,却不是长公主府上的伶人。这丫头能进宫,倒是陛下的恩典,是陛下看臣妾怀孕辛苦,便叫她进宫来陪伴臣妾。”

陈阿娇一听,便哼了一声。

太皇太后笑道:“哦,是彻儿叫她进宫的?今日才进的宫?难怪我竟不知宫中还有这样的女子。卫丫头你怀孕辛苦,有这样心思澄澈的丫头陪着你倒也甚好。”

王太后有打量着我道:“这丫头的眉眼,我甚是熟悉,就是想不起来了。不过,我笃定是见过的。”

“这宫中的婢子多得很,长得有几分相似的就更多了。”窦太主哼哼道。

王太后听了这话,身子一震。

窦太主觉得王皇后神情有异,便也移过目光,留心细细看着我。陈阿娇也看着我。一时间大家都看过来,我额角的汗慢慢渗出来,心中分分秒秒的煎熬。

不许时,窦太主不屑的笑道:“我倒是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先帝的时候,颇受宠爱的那个小丫头吗?平阳府上的,有一年夜宴还唱过两首曲子,把宫里的乐师都比下去了的,此后便一直很得先帝的喜爱,听闻又多次召见,还给了不少赏赐……啧啧,如今都长这么大了?”

王太后听了,眼里又鲜亮起来,看着我道:“对对对,我就说我是见过的。原来是几年前的那个小丫头”

天啊,你们终于想起来了,倒是把我看个够呛。看来被人“观赏”的滋味真是难受。就像动物园里笼子中的动物一样。

太皇太后听了又来了兴致,笑道:“哦?就是几年前,一次夜宴上唱了两首歌的那个,小丫头?哀家倒是还有些印象,那歌的曲风新颖,哀家从来没有听过那样好的曲子,如今还隐约记得几句调子。就是小丫头年幼唱的不好,对了叫什么名来着?”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太皇太后是在问我叫什么名字。略有慌张地回道:“回太皇太后的话,奴婢李静。”

王太后,一边笑道:“想必方才在莲池边上,弹琴放歌的便是你了。”

我朝王太后测了测身子,低着头道:“是。”

太皇太后慈祥的说道:“既然今日遇见了你,便不会轻易放了你。如此,便给哀家唱一曲吧。哀家只一点要求,曲要新,词要新。但不要给哀家歌功颂德,只唱一些民间之事便可。”确定这是一点要求吗?

汉代的乐府歌,继承《诗经》风雅颂。除了颂是歌功颂德的外。其他的风雅类,诗词歌赋,大都是讲述一件事。

就比如同样是情歌,现代的流行歌曲,是单纯对爱慕之人,抒发或喜爱,或忧伤,或相爱相伤的疼苦,或求而不得的无奈,大多表现的是情绪和内心的感受,就是心理。

汉代及以前的情歌,却要事无巨细的把爱情故事,从头唱到尾。比如《孔雀东南飞》。

一阵风微风吹来,吹的荷叶沙沙作响,空气里都是莲花的香气,心中便有的主意,道:“那奴婢就给太皇太后唱一支讲诉爱情故事的《采莲曲》吧。”

自从上次尝到了赶鸭子上架的窘迫,我平日里没事儿便作词作曲,以备不时之需。如今方才可以从容淡定。只从那些歌曲中选一首合适的便可。

“《采莲曲》,嗯,名字到是应时应景,甚好。且常来听听。”太皇太后点头道。

于是便叫侍女把我的琴拿来,焚香倒是不必。直接调好琴弦,直了直身子,舒了口气,又提了心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