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反论(1 / 2)
大哥看着我的眼睛,坚定地道:“静儿,淮南王不曾有过不臣之心。虽然之前朝中传来易主风言,王爷误信了旁人,以为陛下当真不是帝王之才,动过心思,可……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那时真的取而代之,也只是顺应朝中局势。如今陛下,君临天下,王爷哪里有不臣之心呢?”
虽然知道此处除了我们,并无别人,可当我听到“取而代之”四个字的时候,还是惊得捂住嘴巴,退出大哥的怀里,睁大了眼睛看着他。
大哥看了看我,背起手,抬起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常常舒了口气,道:“唉,王爷此次进京,本是上表忠心的,却不想一腔热忱,操之过急,终究被视作无端殷勤,心怀不轨了。”
“嗯?”大哥这话,我一时没明白过来,不由得发出疑问。
大哥闭上眼睛沉默片刻,等他睁开眼睛时,却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王爷太过于急于表现自己的忠心,反倒……那日我千叮咛万嘱托,要王爷过些时日再完成《离骚赋》。王爷,还亲口答应我了。我这才安心的在你那里坐了一下午,谁知……在你那里得了消息,便知道王爷一招不慎了……”
大哥顿了顿,月光下,我清晰的看见他的喉结上下滑动。
“陛下下了旨意,要王爷做《离骚赋》。王爷朝得令而夕奉上,王爷这样急切,看起来是十分重视陛下。可是王爷这样的作为,在别人眼里和在陛下眼里是不一样的,先不说陛下会不会猜疑王爷此举是否别有用心,单单是王爷的这份才华……
君王固然惜才,可也妒才啊,你以为陛下对此事的态度,我会不知道吗?只想着那日陛下急诏韩嫣卫青等人入宫,我便坐实了先前的预料。”
大哥一副追悔莫及的样子道:“王爷也觉得陛下读完《离骚赋》之后的赏赐有些异常,这才后知后觉,悔不当初听我一劝,便将我从你那里找了回去,可是有什么用呢?”
我并捉住大哥这番话重点,只不解的问道:“王爷到底写了什么吗?”
大哥嘴角一抽,似是没想到,我也会有这般愚钝的时候,可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你以为陛下是因为《离骚赋》里写了什么吗?呵呵,《离骚赋》写的太好了!都是忠君之言,佐君之道,怕是王爷竭心尽力用尽了平生所学而作,问题出在……《离骚赋》完成的太快了,太快了……”
“太快了?”怎么还会嫌快呢?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不是完成的越早越快越好的吗?
大哥咳了咳,侧过头去,我想他此时的若是看过来也一定是一副看傻子的神情。大哥清了清嗓子,道:“是,太快了。太急了,像是心虚了。《离骚》是屈原的绝笔,屈原是何许人物?”
他解释的这样清楚了,我也不好一点脑筋不动,等着吃现成的了。头脑一转,便了然于胸。
屈原是千古流芳的忠臣,陛下要淮南王为《离骚》写赋,本就别有用心,试探的成分居多。大哥说的没错,淮南王太急切了,反倒像是心虚了似的。
“王爷事后也知道犯了忌讳,却也为时已晚了。陛下这次怕不会轻易放下心中的猜忌了。”
其实,陛下的猜忌和忌惮早就根深蒂固了。就算这次,王爷真的听你的,晚两天在将《离骚赋》交上去,怕是刘彻也会多心——说不定还觉得你们私下商议什么反论,所以才晚了几天。左右……左右你们淮南王,已经是刘彻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早拔晚拔,不过是刘彻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这话,我明白,大哥未必就不清楚,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毕竟,有些话,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大哥,其实……你们也不要太担心了,只要淮南王没有不臣之心,以后小心行事,陛下就算心中疑虑,不安心,也只能明里暗里给淮南王一点儿不痛快,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的。”
大哥,看了看天上的星星,说道:“是吗?可是,王爷最后的命数,你不也知道的吗?”
“……”我也抬头望着天上的星星,它们在我眼里只是一群胡乱摆放的星星,可我知道,它们在大哥眼里,却是上承天命,下喻人运的天象。
淮南王最后的命数?我叹了口气道:“那是命数,你我又能如何?只不为而为,顺应天命就是了。”
“嗯,顺应天命?真的不能如何吗?真的‘不为’才是上策吗?”大哥,沉默良久,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说道:“静儿,你随我去淮南吧。”
“去淮南,去那里做什么?”我把手从他的手里抽了出来,低着头,踢着脚下的碎石。稍一用力,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滚落山崖,惊得崖下夜宿的鸟儿惊叫着飞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