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千人计划(2 / 2)
王志伟想起来了,前不久中秋节时,本地的华人商会举办了一场中秋晚会,邀请了很多美国高校的中国学生参加,他就在晚会上碰到了许多学习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学生。他记得晚会上,这位中年人主动找到他,邀请他毕业后加入无限未来公司。
国内的民营航天公司?是我听错了什么吗?欧美的私人航天公司也不过是刚起步,国内的民营航天公司只能说是刚萌芽,从事的业务也属于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王志伟对此没有兴趣。即使是现在遇到了一些挫折,他也没打算委屈自己,当场就委婉地拒绝了。
正当王志伟思考着该用怎样的词汇来再次拒绝对方,这名中年人却先递过来一份资料,“这是电推火箭技术的一些资料,也是我们公司的技术储备之一。”
“电推火箭?”王志伟接过资料,先是满怀疑问地扫了一眼,然后就被彻底吸引进去,直接站在那里就激动地翻阅起来。
全电推火箭是目前全世界航天界都在全力推动的展方向。目前主流的化学火箭,是通过推进剂催化反应或氧化剂燃烧剂反应产生高温,将推进剂加热后喷出;电推火箭不使用化学燃料,而是用电能加热或电离推进剂,使其加喷射而产生推力。
对于同样的宇航任务,电推火箭消耗的推进剂约为化学火箭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具有振动小、低成本、长寿命和较安全等一系列优点。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推力太小,一般小于1oo牛。在地球上,质量为1公斤的物质所受重力大约为9.浩和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全力推行人才招揽计划——这个被称之为“年轻学者千人计划”的招聘方案,将瞄准全国乃至全球的著名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各大科研院所的年轻技术人员,邀请有潜力的人才加盟。
这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学生,若是按照国内现有的体制,在各大科研院所里只能按部就班地从事很基础的工作,想出头想做点有新意的研究,敖个七档中的航天组人员名单中又添上了一个新名字。
最近几个月,眼看着公司的新基地即将竣工并将投入使用,人力资源部门全体人员连轴转,要为将要进一步铺开的摊子填满成百上千的萝卜坑。
基础人才都还好说,中国的人力市场资源足够的丰富,却是老总陈文浩重点关注的航空航天组,要招揽合适的人才却是用足了脑筋——只要有潜力的年轻人才。
如今,航空航天组的名单人数已经过3oo人,都是经过内部筛选符合要求的年轻人才,其中近一半来自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因为不适应体制内的气氛才挖到的。但是目前这些人都只是初定,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不少人都等着参观过公司的航空航天基地,然后才能做出最终决定。
一向不信奉鬼神的苏京冬都忍不住要祈拜过路神佛,即将竣工的新基地一定要给力啊。他参观的时候还只有框架,再说外行看着规模宏大,在专家眼里或许又是另外的一种评价。若是不能让这些人满意,这个行业圈子又很小,再回去后一说一传,人才还愿不愿意来都是其次,公司的招牌就此就做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