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零七节 中德同盟谈判(2 / 2)

加入书签

俄国自然是很紧张的,对此进行了高度关注,甚至联合法国政府提出了抗议,认为此举违反了国跟法俄的协定,协定规定国不得组建针对俄国的任何军事同盟。

但英国也感到了紧张。

随着布尔战争的进行,英国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陆军力量的弱小,德同盟虽然谈的是针对俄国,英国也能猜测到,但谁知道会不会有针对英国的条款。要知道之前,英国跟国的矛盾也很大。至少在任何人看来,都国跟德国的矛盾大的多。德国不过是租借了一个南通,英国可是控制着海租界的。况且德国跟国没有军事冲突,英国却针对国跟日本达成过海军协定。

战争越是不顺,德国越是扩张,整个西方都反对英国对布尔人的侵略的情况下,让英国开始反思自己的孤立外交政策,他们发现不是自己孤立了欧洲,而是自己被欧洲孤立了。

另外是,法俄之间已经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同盟关系,德国跟奥匈帝国好意大利也有同盟,整个西方大国,只有英国没有同盟了。

现在德国还在将国拉到他们同盟的战车,一旦成功,英国将在东方也被孤立,虽然有英日协定,但日本的分量,显然不可能跟国相,日本是一个被国大陆遮蔽的国家,这一点西方同样清楚。

英国要怎么办?

英国不断的往南非战场增兵,与欧洲国家掀起的反英运动相反,英国国内则爆发了强烈的爱国运动。

大英帝国的军队在南非遭到挫折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的民众掀起了一阵阵鼓吹战争的沙主义狂热高潮。他们纷纷购买公债、向南非前线捐赠食品和药物,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尔士亲王用皇室资金,向前线的帝国士兵送去了巧克力和炼乳等珍贵食品。许多医生、工程师、牧师和护士收拾行装,自愿前往南非,作为志愿人员为英军服务,其包括当时作品已经享誉西方世界的阿瑟·柯南道尔医生。伦敦的街头到处贴出吹捧赞扬南非的那些“帝国的缔造者”的大幅海报,英国国民的好战情绪高涨,支持政府“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

这个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时代,是这个时代的人错了吗,后世的英国人也许会不痛不痒的谴责祖先的错误,但在这个时代的英国人看来,他们所享受的平安喜乐的生活,所享受的丰富的物质财富,都是通过殖民弱小民族和国家得到的,所以才将軍队成为帝国的缔造者。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所以他们并没有错。

尤其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对战争的支持,更是引导了一大批忠于王室的英国平民。

在大英帝国举国支持下,英国迅速调集力量,成倍的增加了兵力,并且调整了战术,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集兵力进攻奥兰治自由邦。

同时逼迫葡萄牙关闭了向布尔人输送武器装备的港口。

两相对之下,英军优势越来越大。

但英国主要国家反英的情绪不减,不但德国继续向布尔人走私军火,荷兰人当仁不让,连法国都在向布尔人提供帮助。

英国越来越孤立的情况下,又担心德国跟国走的太近,于是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建议,抢在德国人之前,跟国签订一份有限的同盟条约,国人的目的无非是针对俄国的,为了防止德国以此为机会,将国拉向对抗英国的道路,英国有必要抢先跟国结盟。

所以这份同盟从一开始的基调是一份预防性同盟,是防止国被其他国家利用成为对抗英国的潜在力量,至于对抗俄国,则是双方的共同利益。

英国的军事同盟提议,让国政府十分心动,积极展开跟英国的谈判。

英国的小心思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这份同盟承担太多的利益,在他们看来,这种同盟其实跟俾斯麦跟俄国同盟一样,面和心不合,只是防备俄国跟法国同盟,英国找国结盟的目的也无非是不想让国跟德国结盟罢了。

所以他们提出,国跟俄国发生战争的话,英国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英国坚决不肯做出任何军事保证,在战争期间,英国軍队不会向俄国发动攻击。这让大明很不满,他们觉得英国是将大明当作免费的打手了。

在英国这里没有取得什么突破之后,大明加快了向德国倾斜的力度,在没有跟德国谈出结果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遵守之前的承诺,大明将继续支持德国在萨摩亚的权力诉求。

大明的表态,让英国解读为已经跟德国达成了某些秘密协议,变得紧张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