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八百九三章 何人之天下?(2 / 2)

加入书签

虽然当下房俊的权势大涨、堪称“朝中第一人”,但是单就资历、威望来说,是远远不及李勣的。

只剩下李震在侧,李勣喝口茶水,问道:“你想要如何?”

火炉上的茶水煮沸,房俊将小壶取下先给李勣杯中续满,而后道:“不是我想要如何,而是大家想要一个何等样的国家。”

所有的问题归根究底,只在于“人治”还是“法制”。

没有人愿意面对不受羁绊之皇权,一旦有人站在云端至高无上俯瞰众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性命、家业、子孙都被操之于手,生死存亡只在于皇权之喜怒哀乐。

但是反之,“法制”却也限制了整个统治阶级的权力,作为既得利益者却要反对自己的阶级,这如何能够呢?

李勣摇摇头,叹气道:“还不到时候啊。”

他不仅是无敌之统帅,也是优秀之宰辅,文武兼备、天资纵横,当然明白其中之关窍,不在于皇权是否肆无忌惮,也不在于臣民何去何从,最关键处其实只是两字。

“民智”而已。

房俊也颔首,道:“是呀,还不到时候。”

一场自下而上、轰轰烈烈的变革,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参与,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谋求什么,而不是被动的跟随某一些人稀里糊涂的去胡闹。

这一切,只能等到民智开启,否则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然诞生于世,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李勣将杯中茶水饮尽,看了看火光冲天的东宫,站起身,道:“不管心里怎么想,还是应当尽忠职守,该是入宫的时候了。”

房俊也起身,对身边亲兵道:“传我将令,命程务挺即刻出兴安门,自至德门入东宫,截断逆贼退路,一个都不能放跑!”

“喏!”

亲兵飞奔至战马身前翻身上马,策骑沿着东宫墙外的长街向北疾驰。

李勣奇道:“不先去东宫吗?”

房俊好整以暇、淡定自若:“逆贼不能调动大军攻伐东宫,仅凭区区家兵死士,岑长倩足以应付。”

东宫之内的火器足够百余人打一场历时一月的持久战,只要岑长倩没有利令智昏放弃防御反而出殿突击,足以抵挡数千正规军队的猛攻而不失,区区李安俨以及一些宗室,不足为虑。

李勣挑了挑眉毛:“你对岑长倩居然这般信任?”

这可不是寻常时候拿来练手的时候,太子的安危关乎整个大局,不容有失,可房俊却对岑长倩那个毛头小子极为信任,将如此重要之任务予以托付,信之不疑。

房俊取过兜鍪戴在头上,走出帐篷、踩着积雪,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些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无论多么危厄之局势都能反败为胜、转危为安,更何况事先做了那么多的准备?英公放心,我看人一向很准。”

“嗯。”

李勣点点头,略有感慨:“论及文韬武略,你算是二代之中第一人,便是贞观勋臣之中也少有人及。可老夫最佩服你的,还是你识人用人之能,无论何等样人只需入你眼中,便能甄别真伪,至今而止,受你拔擢重用之人居然无一失误,简直不可思议。”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一代新人换旧人,权势也好、地位也罢,最终还是靠着志同道合之人将你抬起来,才能高高在上。当老一辈功勋逐渐落寞疏离权力中枢,又没有新人补充,自然渐渐式微。

而房俊之所以有今时今日之成就,除去他本身能力卓越之外,提拔了一大群文武兼备的后起之秀,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崔敦礼、刘仁轨……正是这些人将房俊抬到了令他李勣都羡慕的“太尉”宝座。

说话间,两人来到延禧门前,门楼上的右领军卫兵卒颇为紧张,喊道:“大帅有令,任何人不得擅入皇城!英公、房太尉,莫让吾等为难才好!”

李勣耷拉着脸不说话,房俊冷笑道:“马上打开城门,否则后果自负!”

一摆手,身后兵卒“呼啦”一声上前,各种火器、弓弩对准门楼,大有一声令下便即开战的架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