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1 / 2)

加入书签

黄昏之时,汝阴城的大片流域,四面又遍布山丘,形成“三山三水三份田”的地形,便于藏兵用兵。

众多的水域更可进行水军训练和水上作战,南下一百多里的裕溪河直抵长江,既可顺流东进,又可溯江西征,故而又有“奠淮右,阻江南”之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之时,巢湖为吴头楚尾,为争夺这一战略要地,吴楚之间先后在此发生了十余次大小战役。

楚汉争霸时,项羽兵败垓下,率八百骑突围,南逃二百余里至寿春东南定远,仅余下二十八骑,被汉军追及,项羽带着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近二百里,便到了巢湖东南不远的乌江。

至此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千古霸王陨落于巢湖之地。

张辽对巢湖也颇是重视,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赤壁大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巢湖地域成为魏吴交锋的要地,孙权乘曹操赤壁新败,亲率大军十万过巢湖,攻合肥。但曹营坚固,攻城百日,毫无进展,孙权主动撤军,曹操乘机反攻,追至巢湖,因水军不济,只得望湖兴叹,不战而回。

五年后,曹操统帅四十万大军,由巢湖、西关分水陆两路进攻东吴,孙权早已在江北的东关建造了濡须坞要塞,使曹军受阻于濡须口,双方对峙一个多月,不分上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