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九十四章 汴京震动(1 / 2)

加入书签

第六百九十四章 汴京震动

涉县城下,梁中书的大军就驻扎在这里,整整五万大军,手下有李成、索超、闻达等等大将,气势恢宏,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这五万大军之中有一万禁军,也因为如此,在洺州的张迪虽然兵力远在梁中书之上,可也不敢进攻梁中书。请大家搜索(126shu)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大人,我们数万大军盘踞在城下,却不去进攻涉县,若是传扬出去,恐怕朝廷那边不好办啊?”索超有些担心的说道。他很想和李璟的大军交手,只是两个月来,梁中书硬生生的将大军摆放在涉县,不动刀兵,虽然涉县易守难攻,但若是不进攻,传扬出去,肯定是让人诘难的。

“这个时候进攻,李璟必定放弃田虎大军,反过来进攻我们,田虎能得一线生机,必定会休养生息,哪里会和李璟死拼?”梁中书摇摇头,说道:“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拖上三五个月,那个时候,李璟和田虎已经厮杀的差不多,精疲力尽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再去进攻,那才是最佳时刻,现在还是早了一些,不适合,不适合。”

梁中书摸着胡须,目光中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仔细算算,还真的是如此,就算是李成等人也点了点头,只有索超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不是怀疑梁中书的算计,而是担心田虎根本就抵挡不住李璟的进攻,一两个月就已经击败了田虎,彻底的掌控了河东路,那个时候梁中书再去对付李璟,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是他望着上首的梁中书,见其一脸得意的模样,顿时将心中的一点想法抛之脑后。

“李璟部分兵力”

“报。大人,涉县来人了。”这个时候,大帐外有亲兵闯了进来,大声说道。

“哦,来人了?想来是李璟和田虎之间的战斗已经出现了结果,弄不好是因为李璟兵力不足,所以涉县才会派人来请降的。快,让他进来。”梁中书听了之后,顿时双眼一亮,忍不住说道。其余的人听了之后,双眼一亮,这种事情还真的有可能,要知道李璟能在涉县摆放着不少的军队,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都站满了人,这样也是梁中书不想进攻涉县的缘故,敌人太多,强行进攻最后只能是让大军损失太多。

“小人牛有德拜见大人。”半响之后,就见一个衙役走了进来,手上拖着一封书信单膝跪倒在地。

“牛有德?这个名字倒是不错?怎么,你们家大人准备归顺朝廷了吗?”梁中书懒洋洋的望着对方,根本就没有将对方放在眼中,的确是如此,对方不过是一个小卒子而已,哪里值得梁中书关注。

“大将军三天前平定田虎,斩杀田虎、范权、乔道清等贼寇三十书抓了上来,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臣李璟万里之外叩请圣躬安,宣和二年六月十三日,赖天子圣恩,将士用命,臣李璟在铜鞮山击败叛贼田虎大军十万余,斩杀田虎、范权、乔道清等叛贼三十弱书生可以比拟的,一脚踢了出来,不仅仅是自己感觉到右脚一阵疼痛,就是身形忍不住朝后退去,若不是李成搀扶,差点摔倒在地。

至于那名衙役哪里还敢在原地停留的,吓的面色苍白,哪里还敢停留,想也不想,转身就走,这个时候能保住性命都已经不错了,还能奢望其他。

“大人,进攻吧!若是不进攻,恐怕我们在朝廷那边交不了差啊!”李成面色慌乱,忍不住对梁中书说道。他没想到局势变化的居然是如此之快,李璟这么快就平定了田虎之乱,这让梁中书的数万大军摆在涉县城下不知道如何是好。

“迟了,这个时候进攻已经迟了。”梁中书总算是恢复过来,长叹了一声,说道:“李璟已经占领了整个河东路,田虎也被击杀,剩下来的大概也就是一个残兵败将,根本就不能对李璟形成有效的威慑力,涉县的人既然敢让人来报信,说明涉县境内已经有人了,正等着我们上钩呢!”

李璟占据了整个河东路,朝廷失去了田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可以制衡李璟的人,更重要的是,按照朝廷的要求,自己应该领军进攻涉县的,就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一而再,再而三的找理由,造成了田虎孤军奋战,最后为李璟所灭,现在就算自己领军进攻,也必定会成为第二个田虎。想到这里,梁中书好像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不行,得想想办法,不能丢了大名府的位置。”梁中书猛然之间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就坐了下来,他要写信给蔡京。

汴京城再次出现大事了,万人空巷,生活在汴京城的人都来到了朱雀大道上,因为枢密使童贯征讨方腊凯旋归来,开封府两天前就通知汴京城的百姓都要出来迎接。

方腊是谁,汴京城中也是有流传的,但不管怎样,方腊在南方闹的再怎么厉害,与汴京城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已经太平了百余年的汴京城,已经很久都没有遭遇过战争了,方腊在南方鼓捣的再怎么厉害,但是在北方,在汴京都是没有任何市场的,人们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只是这次领军凯旋的是童贯,京师之中,毕竟厉害的人物,而且听说官家今天还会亲自前来迎接童贯的归来,和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太师,如今童大帅归来,江南已经太平了。”王黼笑呵呵的看着一边的蔡京说道:“下一个就是李璟了,不知道现在梁大人那里怎么样了?”

蔡京面色微微一变,别人不知道梁中书那边的情况,他却是知道的,两个月大军都没有任何动静,仍然是驻扎在涉县城下,没有发起一次冲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只是他不好催促,或者说,朝中大家都知道梁中书打的是什么主意,无论是蔡京也好,或者是宿元景也好,都认为梁中书这个时候按兵不动是最正确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