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这里的战争静悄悄(2 / 2)
根据1939年5月19日签署的法波军事协定。法国对波兰的安全做出了极为明确的保证:一旦德国对波兰发起武装攻击,那么法国将“在总******下达后不出3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标发动攻势”。现在法国的总******已经于9月1日下达,按理说德法边境上的战斗至迟在9月4日就会打响。条约还进一步规定,法国将从总动员开始后第15天起,用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当波兰人问到法国能够派出多少“主力部队”参加这一大规模的进攻时,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就明确告诉对方,法国届时大约可以派出35个到38个师。
然而,当事情真的到了要法国出手力挽狂澜的时候。法**方却又像是被阉割了的公鸡一般,变得犹豫推诿,再也不肯将当初对波兰的旦旦信誓付诸实施了。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英国所能给予的支援,远不如上场大战时为多。
由于英国在进入30年代后就持续低迷的经济,使得原本就不受待见的陆军,在英国议会的锉刀下几乎被砍得不成人样:他们满打满算一共才只有3个师,甚至还不如比利时的力量强大。如果这样倒也罢了。偏偏英国人还很惭愧的表示,他们要在战争爆发后近两个月的10月底。才能将这支微小的部队投放到欧陆,这登时就让法**方高层的心中宛若有一万匹羊驼狂奔而过。
显然,如果法国履行和波兰人的约定,在战争初期从莱茵河地区发动攻击,那么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只能独自流血战斗,而得不到英国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种将义务一股脑全抛给法国的举动。让法**队高层不得不怀疑英国的用心:这帮道貌岸然的伦敦伪君子,究竟是诚心诚意的与法国并肩克敌,还是又存了驱使法国当炮灰的心思,为他们在欧洲的利益火中取栗?
此外,另一个让法**队裹足不前的至为重要的因素。便是他们在上场大战中遭受的惨痛损失,以及在4年零三个月的战争中所总结出的宝贵教训。
p;</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