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4.第644章 六百四十四,王母教子(2 / 2)

加入书签

王老实紧了紧衣服说,“外边儿有动静,我出来看看。”

小孙笑了,作为专业的安保人员,他们早就知道,说,“这是运输公司的,给老毛子运菜呢。”

别看王老实是大老板,他还真不着调,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蔬菜还给老毛子吃,睡不着,那就去看看吧,“跟我去瞅瞅。”

小孙犹豫了下,说,“我去喊醒他们。”

王老实拉住小孙说,“得了吧,在这村里还能出事儿?要是那样,我也别混啦。”

小孙心里认同,但不敢大意,还是打算叫醒几个同伴,王老实没给他机会,拉着他就走。

路不近,走了小一刻钟,才看到灯青,跟鬼子做生意,虽然鬼子很多时候很规矩,但鬼子就是鬼子,坑人的时候绝对不含糊,还不给你还手的机会,妥妥坑的你不要不要的。

王老实的意思明确,除非活不下去,坚决不跟鬼子做生意,咱又不是没有买家,犯不着。

再过一会儿,天就该放亮,王老实背着手,往街上去。

一些来前苏讨生活的人已经起来忙碌,最早的就是那些卖早餐的。

前苏严格来说不算一个村,说是个镇子都不过分,外来务工人员比本村人多几倍,也催生了不少人来这儿打拼。

上次回来,王老实就听说市里在推动城镇化,有意以前苏为中心,建立一个新市镇,而且是模范镇,周围会有好多村子整体并入前苏。

当时村里老百姓是不乐意的,非常的不乐意。

包括王老实大哥在内,也不乐意。

王嘉起跟王老实说起过,他老人家的意思也是拿不准儿,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咋地。

王老实认为这是好事儿,应该举双手赞成,村里担心的是建立这个模范镇会掏空前苏这些年的成果,王老实觉得可笑。

前苏食品是企业,哪怕你想掺乎,你还得找机会,而前苏富裕的是村民,哪怕村里公共资金再充裕,与建立模范镇庞大投资相比,也毛都不是。

真正出钱的是财政,前苏只有沾光,哪儿能吃亏,都让几十年前那段子给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