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第876章 八百七十六,和什么色的皮没关系(2 / 2)
看来这事儿还的老邱帮着弄,完全指望那边儿,闹不好就出幺蛾子。
交还给老邱,“这事儿啊,老邱你还得盯着点,那帮货办事儿不地道。”
老邱恭谨的略一弯腰,说,“我明白,我会跟到底。”
当天下午,在滨城前苏等待的窦家终于得到了准信儿。
事情成了。
老邱直接派人,驱车赶到前苏,将需要办理的手续交到窦家手上,还特意让人嘱咐,有困难就直接打名片上的电话。
不顾王嘉起两口子挽留,窦家当时就回径县。
一路上,全家人都跟做梦一样,太顺了,有些不真实。
老窦和小窦还好,他们脑子里在琢磨,咋凑齐了那些证明,有社会经历的爷俩知道,那玩意儿并不容易。
小小窦涉世未深,她就知道一件事儿,她将成为京城人,去京城上学,参加京城的高考,而这个是自己大多数同学想都不敢想的。
王老实的担忧不是没根据,很快,欣喜若狂的窦家就要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
※※※
灾区,张涛等来了结果,他自己都愣了好半天,压根就没想到。
不光是他,那些个乘兴而来的接管干部也都傻了眼。
事情怎么能是这个样子呢,以后大家还按不按规矩玩啦?
多少年来,不都是这样的么,咋突然画面翻转,要重新适应的,领导们,这很难啊!
确实很难,张涛本来就是省管干部,地方上只有建议权。
当然,这只是个规定,建议权一般都好使,很少落空。
本来张涛的建议已经报了上去,去市党史办,某科科长,提半格,正科,怎么也说得过去。
但现在省委下来的文件让整个灾区都傻了眼。
县委委员、常委,副县长,尼玛,这个职务是咋来的?
山北市的领导不能接受,开始找关系打听消息,这个任命太不科学了,得闹明白了,否则以后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准确消息很快就在山北传遍,国英书记单独谈了张涛的工作安排,力排众议,做出了这个任命。
再也没人言语了,还说啥,有病啊,那可是省里老大亲自办的。
谁敢啊,这事儿透着不寻常。
张涛级别那么低,就算是挂职的省管干部,顶了天也就干部处下边儿的干部科就办了,还至于到国英书记亲自过问?
从原先的镇长,到公示的职务,小张同志隔着好几个呢,在华夏,级别是一个,还有一个更牛掰的排序,那就是政治地位,一丁点错儿都不能有。
张涛现在的职务,在县里排名第六,简直就是坐了件,靳玉玲没好气的说,“合着你都算计完了,两手一甩,旁边儿去看热闹,让我一个弱女子冲锋陷阵?”
“你还弱女子?”王老实一个劲儿的摇头,说别人他没准儿就信了,眼前这位,边儿都沾不上。
再往下看,靳玉玲气儿不打一处来,“这意思是不是说你还打算赚点啥回去?”
计划里,爱无疆会联合相关部门在重灾区里捐建学校,想法是没问题,只要你肯掏钱,按照国家规划来,没谁挡道儿。
问题在接下来,施工的活儿基本上就让王老实包圆啦,大部分都是华夏时代负责建设,很有从右口袋往左口袋里装的嫌疑。
冤枉人了,王老实换了个姿势,一脸严肃的说,“你要是能找到让人放心的施工队,那也行,反正我是找不到,就华夏时代那帮货,我都不怎么放心。”
这个建筑质量实在说不清楚,整个华夏,除了个别工程,能拿得出手的真心不多。
听王老实说连他自己的华夏时代都拿不准儿,靳玉玲也有点怂,她更不知道。
愣了半天神儿,靳玉玲孽呆呆的问,“那咋整?”
王老实叹口气说,“在咱国内,你就别想着完美,当然,也不是说咱不管,尽量吧。”
尽量?
靳玉玲不干了,“你这什么态度?难不成你那施工队也尽量?”
“没错儿,他们我才敢说尽量,别人,我连想都不敢想。”
靳玉玲眉头紧锁,有些不甘心,可又想不出办法来。
王老实端起水杯,一看没水,放下,冷笑着说,“到了人家地盘儿上,你以为咱强势就行?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给他们分蛋糕,我敢保证,咱的施工人员都到不了现场,物料也别想进,我让去时代办,也就是施工的时候,有咱的人盯紧了关键结构,别的,呵呵!”
也是知道王老实说的是实情,眼下她在国外同样也有这样的遭遇,没有当地人,寸步难行,无力的把资料扔到桌子上,靳玉玲有些沮丧,“在咱国内干点事儿怎么那么难呀!”
王老实站起来说,“不是咱国内,哪儿都一样,只要有利益,和什么色的皮没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