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众人相聚(2 / 2)

加入书签

众人问太史慈大战情形,太史慈便将战况讲于众人听。

太史慈言道:“诚如主公所言,昨日一早,那孙策领兵于阵前,用枪挑了我之小戟,耀武扬威。我气不过,亦挑了他头上兜鍪相应。两边各逞威风。我出马阵前,欲与孙伯符做个了断,不想那程普出马,我两个只战了三十余合,尚未分出胜负,刘正礼鸣金收兵,招我回营,言说陈武向周瑜献了曲阿。家业已失,不可久恋,只得退回秣陵。半路扎下营寨,不想那孙策趁夜劫营,刘繇大败,众军皆散,我独木难支,只得引十数骑来寻主公也。”

众将听了,皆言刘瑁神机妙算,一切细节便如他提前见到一般。

徐庶等留在泾县之人,不知刘瑁说得什么话来,皆感茫然。

甘宁遂夸夸其谈,添油加醋,将刘瑁之前所言说了一遍。

这回,便是连徐庶也惊得目瞪口呆了。

之后数日,不断有探马来报。

刘繇、笮融大军与孙策军,在秣陵、牛渚等地交相混战。

那孙策与于糜、樊能大战之时,片刻间,喝死一将,夹死一将,遂得“小霸王”称号。

太史慈听到此翻消息,也不禁敬佩孙策之虎威。

太史慈欲在泾县招兵买马,复前往相助。

刘瑁许其招兵买马,但需听他所命。

太史慈遵令,招兵二千余人。

不日,孙策斩刘繇大军万余人。

刘繇、笮融败走,投豫章刘表去了。

孙策复攻秣陵,中箭而死。

消息传来,太史慈复欲前往。

刘瑁道:“此必是孙策将计就计之计也。”

果然,不多时,消息又来,薛礼、张英皆兵败而死,秣陵城破。

徐庶禀告道:“公子,我等这便收拾停当,明日起行,急切渡江为好。吾料孙策、周瑜攻下秣陵,必定前来泾县,捉拿子义将军也。”

太史慈道:“便是那小霸王前来,我正等他。”

刘瑁道:“我之虎将,怕过何人?然此地并非我等地盘,不好在此立足。话说回来,即便撤退,也要送上那孙伯符一份大礼方好。”

众人问刘瑁如何行事。

刘瑁道:“孙策、周瑜此番前来,必定于北、西、南三面攻城,只留东门可以出逃。然此必是周公瑾之计也,出城三五十里必有伏兵。我等若出东门,一味前行,定中周瑜埋伏,为其所擒也。”

“似此如之奈何?”太史慈问。

刘瑁笑笑,回望徐庶等诸葛四友,问:“诸位先生以为如何应对?”

徐庶应道:“泾县城池低矮,难以坚守。以在下之见,还是及早撤离,较为妥当。”

刘瑁颌道:“元直所言亦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想冒险送给孙伯符、周公瑾一份大礼!众将听令!”

众人皆拱手听令。

刘瑁道:“魏延、任夔、刘云、吴凤听令,命汝四人领一百士卒,保护四位先生先行撤离,于西南新都县等待……”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