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辛毗归降(2 / 2)

加入书签

魏文帝下令,迁五万户,这不能不说是辛毗力争的结果,虽如此,仍是巨大的人民迁徙,给迁徙人民带来极大的困难。

魏文帝喜欢围猎,有一次随从时,魏文帝说:“打猎真高兴啊!”

辛毗说:“对于陛下您来说很高兴,对于臣等是跟着受苦。”之后,魏文帝便很少射猎。

从这个小故事里面就可以看出辛毗的为人还是不错的,一心为天下百姓着想,勉强算是个圣母。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公孙康就问辛毗:“佐治先生所为何来?”

辛毗回答:“为谈和而来?”

公孙康哈哈大笑,他说道:“高览有和我谈和的条件吗?”

辛毗老脸通红,说道:“战乱一起,百姓黎民死伤无数,总归不是一件好事情。”

公孙康正儿八经的回答说:“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佐治先生认为春秋战国死的人多?还是大汉统一后四百年间死的人数多?”

看到辛毗窘迫的脸,公孙康没有继续咄咄逼人。他话题一转,问道:“我听说佐治先生有一子一女,不知道现在你的家人在哪里?”

辛毗不知道公孙康为什么问他的家人,下意识的回答说:“现在邺城”。

“好”公孙康说:“我飞鸽传书,让邺城的部下,把先生的家人接去辽东吧。先生可以安心在我帐下效力,不要再回浮阳了”。

“可是。”辛毗急的脸红脖子粗,想据理力争。

“不要可是了!”公孙康打断他的话说:“我辽东的强弩利箭是没有长眼睛的,万一误伤了佐治先生,我心疼呀!”

辛毗被公孙康感动了,名满天下的冠军侯如此重视他,他也不能不识抬举。所以就在辽东军营里面呆了下来。

那么公孙康真的是重视人才吗?

屁的重视!沮授比辛毗有才多了,公孙康还是毫不在意的把沮授放回冀州了。

公孙康一再挽留辛毗,实在是因为辛毗有个好女儿。

辛毗的女儿:辛氏(191年—69年),字宪英。颍川阳翟人。

辛宪英为人聪明有才,善于鉴人知事,曾劝弟尽忠职守,又预言钟会将会叛变。

辛宪英素以智著称,旧时曾有歌将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

公孙康是看上了辛宪英的智慧,不管她长相如何,都想娶到家里,用来改善后代的基因。所以对准老丈人辛毗礼貌有加,推心置腹。

在历史上袁谭退到平原郡,一面死守,一面派了谋士辛毗,到曹操那里去递降表,请求救兵。

曹操问辛毗:“你的上司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辛毗说:“你别问他是真投降或假投降,他与袁尚不和总是真的,这就于你有利,为什么不派兵帮忙,收渔翁之利呢?”

看辛毗口气,倒不是替袁谭投降,而是替自己投降,后来他居然成为魏国的要人。

当天晚上,公孙康设宴招待辛毗。

席间,酒恬耳热,论起: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大家感慨万千。

有句老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践行不了这个道理的,99%的都吃了大亏,比如大军阀袁绍连续两代人都出现了兄弟反目成仇这一现象,最终的下场都比较悲惨。

历史上,整个袁氏基业,被这三兄弟玩弄得分崩离析,并非他们实力不如曹操,而是其父袁绍对孩子从小就过于严重的偏爱,漠视长幼世袭规则,不及时遏止党羽之争,才导致这兄弟三人互不服气,最终将整一个偌大的冀北地盘拱手让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