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章 齐头并进(2 / 2)

加入书签

冬天不适合种植,却是培育土壤的最佳时机,药田培土和消毒的工作必须尽快展开,整个培育基地刨开建筑用地以后,至少得有三百亩药田,培土消毒的工作绝对是个大工程。

所以早在几个月前,麦冬让牛道人在附近几个村子联系合适的农户,要求也不算高,有一定的药草培植经验,为人老实,手脚勤快行,工资待遇自然不能亏待人家,包吃包住一个月8000起步!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荒山,如今早大变样了,围绕着山脚新砌了一圈青砖围墙,在东面装了一扇四米宽的不锈钢铁门。

仔细一看,铁门两侧分别挂着两块牌匾,左边写着:“湘南省历阳县药材培育示范单位”,右边则是:“麦氏药材研发培育基地”。

这些高大的名头自然是秦博帮忙弄出来的,示范单位的证书是南阳药监局盖得大红印章,“麦氏”这个头衔却是孟阎王等人商量后定下来的。

从铁门进去,首先看见的是一条笔直的柏油主道,紧挨着主道又建了一个长型花坛,进门左手边是宿舍楼、食堂和麦冬特意要求建造的恒温棚,除了绿化以外其他都已经弄好,右手边是一座集陈列、接待和实验为一体的综合大楼,现在却还只是一个毛坯楼。

晾晒场和烘培室要再往里面一些,眼下还只是一块空地,施工队将建筑材料统一堆放在这里,卵石和细沙堆的像山一样高。

至于的布局规划,是麦冬和工程队负责人一起商量决定的,因为山修建的是环形路,药田被划分成五个大类,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花及花粉类、茎叶类、果实种子类、根和根茎类、树皮和根皮类,这也是根据药物的采收部位来划分的。

郭建亭等人站在这条主道之,看着初具规模的培育基地,心底顿时升起一股豪气。

“猪肚,走,咱们先去住的地方瞅瞅。”

“那也得把烧烤炉子和帐篷搬过去吧,再晚天黑了,到时候黑灯瞎火的,搭个帐篷多费力,要不然你去安排宿舍的事,我带着她们俩,到山顶选个景致好的地方把帐篷先支起来?”朱度抬头看了看天色,开口建议道。

郭建亭觉得这么安排也有道理,点头应道:“行,我先给乡亲们解决好住宿问题,回头再去找你们!”

郭建亭一伙四人,完全是借着公办的机会出来游玩的,帐篷、烧烤炉子、食材等等一应俱全,为的是晚的篝火晚会,以及明天早的日出和岣嵝峰的著名景象“雾海”。

眼下还没有聘请打扫卫生的阿姨,给乡亲们挑好宿舍以后,他还要提前替乡亲们把床位铺好,宿舍卫生也要打扫干净,这样也能双方留个好印象。

……

两个小时后,牛道人领着三个乡亲过来,给郭建亭一一做了介绍。

“刘栋梁,今年26岁,汪家组的,在家里排行老二,经常去他家收药材,一来二去跟他父亲成了朋友,这小伙子干活没话说!”牛道人指着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道。

“小军,24岁,家里本来是种药的,兄妹几个都没学历,到外面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熟人介绍过来的,应该是个老实人。”

“东凤,这姑娘家里穷,兄妹四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她爸是个聋哑人,母亲又不会持家,一家人全指望她挣钱,挺不容易的…”

女孩看去还很稚嫩,二十三四的样子,跟郭建亭差不多年纪,手臂和脖子晒的很黑,穿的也很素净,棕色皮鞋早磨破皮了,看去也不太合脚。

看群乡亲看着很淳朴,郭建亭也没弄那些虚头巴脑的面试流程,大致问了些药草相关的知识,简单的聊了十几分钟,之后又大致介绍了一下颜如玉这个品牌,让乡亲们知道自己到底替谁干活。

“每天工作六个小时,班时间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安排,一个月休息六天,试用期每个月8000,统一在15号下午发,这份是劳动合同,没问题的话在这里签个名字可以了,具体安排听牛道长的。”

这几个乡亲家里条件都不怎么好,要么年龄较大了,要么性子较木讷,女孩是个聋哑人,在外面基本找不到像样的工作,能被麦氏挑,简直是天掉馅饼的事情。

一听每个月能拿八千,每天只要工作六个小时,脸尽是不信的表情,经过郭建亭的耐心讲解,还有合同的白纸黑字,总算面前接受这个现实,毫不犹豫的签名字,按了手印。

“接下来的事,您看着安排,那边都打电话催几次了。”将乡亲们带到员工食堂后,郭建亭赶紧把牛道人拉到一边。

“去吧,去吧,我给麦师傅打电话汇报工作!”牛道人笑呵呵的挥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