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章 青铜(下)(1 / 2)

加入书签

现实狠狠的教育了丁诺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亲。烧木炭是件技术活,因为封窑的时间不对,木炭烧成了碳灰。

丁诺看着地上一堆黑乎乎毫无用处的灰烬,有些不好意思,他挠挠头,朝陶羽解释道:“那啥在凡间我不能使用神力,只知道木炭该怎么烧,没有实际操作过。”

站在一旁的陶羽本以为这次完蛋了,没想到天神不但没怪罪他,反而先找自己的问题。他受宠若惊的同时,有些疑惑不解但又不敢发问,吱吱唔唔道:“天神额那个”

丁诺脑子一转,想出一套措辞,忽悠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在天上,我们神灵习惯用神力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对于凡间的技术有些生疏了,只知道大致的原理,具体的操作还需要你们,来帮我实现。”

原来如此啊,陶羽恍然大悟,连忙说道:“我明白了天神,很荣幸能帮助到您。”

看到他真诚的表情,丁诺不得不感概道,古代人就是纯(hao)朴(pian),说:“来吧我们继续。我要教你一个有用的办法,对比试验,这是非常有用的办法。”

“对比试验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

他挺看重陶羽的,所以这几天不断把先进的科学方法论灌输给她,对比试验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土窑烧碳为例子,详细的讲解对比实验的方法和用处。陶羽听得两眼发光,仿佛打开了一道崭新的大门,不由自主把方法和过去的制造工作联系起来,灵感如同泉水般涌现。

在丁诺降临的第十天,经过技术改良后,陶羽掌握了制碳的有效办法。从此部落可以大批量制碳,解决了炼制青铜的燃料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丁诺再次发掘一名不错的人才,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男人,名为土流沙,负责建筑土窑。他脑子相当灵活,他建议把土窑建在天然阶梯状的坡地上,这样只需要用粘土砖垒一两道墙就能把土窑建好。大大减少了土窑建筑的工作量,只要要足够的粘土砖,一名男人花大半天时间就能垒出一间土窑。

土流沙不仅脑子灵活,对于空间有一定想象力而且动手能力相当出色,在看了丁诺画出青铜熔炉的构图后,马上用粘土造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模型,简直大触啊。

得到他的协助丁诺如虎添翼,很快一个喇叭状的熔炉建好了。从外表看上去熔炉就像是一座小火山,按照资料介绍这种结构能产生烟囱效应,提高内部温度。至于啥是烟囱效应,丁诺看了两眼详细说明,就迷迷糊糊的点了个x,安慰自己道:远古时代讲原理根本没必要嘛,只要能使用就可以了。

火山的底部留有一条粘土做成的进风管道,从管道送风进去气流会顺着熔炉向上排放,把热量带到熔炉顶部。接着丁诺找来几名灵巧的女人,使用兽皮和鱼胶制造出鼓风机。丁诺试验了一下,效果还不错,以玉河小萝莉这具小胳膊小腿的身体也能拉上几回,比较省力。

准备工作完成了,接下来把木炭敲成小块,放进熔炉里,上面放铜矿石,点火。再使用鼓风机向风道送风,就能完成铜矿提纯的工序。

熔炉结构简单,需要的人力少,一个熔炉三人轮流鼓风,每次处理十多斤铜矿。熔炼出的铜杂质较多,根据矿石的品质,可能需要熔炼多次。

部落发现的铜矿品质一般,位置距离华夏营地需要半天脚程,把矿石搬到营地内熔炼太没效率了。因此玉螺决定在铜矿所在位置修筑永久营地,就地炼矿,取名为铜山营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