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 《阿房宫赋》(上)(1 / 2)

加入书签

“蔡,说不定我能考上清华北大。”张钰如是想到。

话说回来,唐敬宗十六岁即位,昏愦失德,荒淫无度,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于是杜牧将这传世千载的《阿房宫赋》挥笔写就。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警告最高统治者。

而如今的统治者是谁?不是皇帝,是那个更加残暴的相国董卓。

他纵容部下到处杀人放火,艰银掳掠,残害百姓,甚至将国都洛阳付之一炬,这不是哪个昏君都能做出来的恶行。

他本人更是嚣张跋扈,自行废帝,于宫闱中肆意亵玩宫女公主、金枝玉叶,怕是那夏桀商纣泉下有知也会沉默吧。

若此赋原本是对唐敬宗发出的警告,那么放到这东汉末,就是对那罪恶滔天的董卓以及天下各个无道军阀的一记有力丧钟!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蔡邕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起势雄健,于叙事中寓褒贬,更深藏疑问——六王何毕,四海何一?如此开头,甚妙。”

……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掠其人,倚叠如山。”

“于此处言外见意,可见六国之骄奢淫逸,不恤民力,为秦所灭也确是不出意料。”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蔡邕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再抬头去看首句那个“六王毕”,方才体会到其绝妙所在。

“‘六王’之‘毕’,其原因既在自身,秦能一统,少不得‘六王’之聩。”

“秦一统四海之后,若能因‘六王’之训而警醒,‘复爱六国之人’,也该不会那么迅速地被‘族灭’了。”

“如此绝作,能否让相国他惊醒?秦不以六国为鉴,最终步其后尘,而相国若是不以秦为鉴,难免败亡!”

思及至此,蔡邕也一时多了几分儒生意气,“改日定要将此文章,亲自献与相国。”

良久之后,当张钰都等得有些困倦时,蔡邕方才回过神来。

“玉郎,老夫已是不知说什么好了。”他笑着摇头道。

“《阿房宫赋》,旷世之作!此文一出,足以让你天下扬名。”

“待老夫拿去为你稍作评述,付之士林中,想必你的七言、新词亦可借此时机扶摇而起了。”

“多谢蔡中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