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章大势所向(2 / 2)

加入书签

可以说是败局已定,打了他差不多两年的战,汉朝府库钱粮早就耗尽,拖欠将官粮饷无数。

而各地的郡县人心浮动,无数地方官员想着献出自己的辖地,好让南方那个皇帝封给自己一个国家,再不济,也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官位,可以说是兵无战心,官无战意,又哪里有人想着负隅顽抗呢?

果不其然,当汉朝接到钟御北上消息之时,钟御的兵锋已经临近了颍川郡。一路除了派出五千骑兵,沿途接收城池之外,数十万大军就缓缓跟上。

可以说那些骑兵将大御的国旗往郡县城门前一立,早就渴望王师到来已久的地方官员与世族,立马就组织人杀死那些还想着为大汉朝尽忠的人。

打开城门,向着前来进攻的将领,哭诉着大汉朝廷的无道与暴虐,以及自己表面上赢了,实际上暗暗等待机会,渴望南方的御国前来征伐无道,迎接王师的入城啊!

而早就在出征前,就得到钟御早早吩咐与提醒的将领,也是一番微笑,用着和蔼的语气与那些官员士族,好好的交谈了一番。

安抚了他们有些忐忑的心情,并用十分肯定的语气拍着胸脯对他们承诺道,他们的功劳,自己一定记在心上。

等到战争结束之后,程给他们的大王钟御,定会给他们一份封赏,好不负他们这次临阵倒戈,迎接王师之功。

并且还用十分隐晦的语气暗示,提了一下南方扬交两州官员士族的待遇,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会食言。毕竟之前已经有了无数的例子可以为御国,这一方的信用作证。

果然,得了那个将军这一方的承诺,本来内心中还有一些忐忑的官员士族,立马安定了下来。

脸上不由浮现出了更加洋溢与真诚的笑容,邀请将军一起参加城里的宴会,不过那个将军十分礼貌委婉的辞谢了。

转而向他们告辞,说是军令在身,要继续前去下一个城池接收,只留下的区区他几十人象征性的驻守在城中,以表示对他们的信任。

那些士族也没有什么芥蒂,城中只有区区几十名御国的军队,如果御国真的想对自己做些什么,这区区几十人能够干出什么花样来呢?

掌握了全城力量的自己,可以十分轻易地消灭这些力量,再次夺回城池的主动权,当然他们也不会做这么愚蠢的决定。

在如今御国明显的大势所向,一路行来,沿途郡县纷纷改旗易帜,开城投降。可谓是古时的任何国家,也没有这样的受人欢迎。

就算是分封八百诸侯的周王室,不也是用了他十几年时间,遭遇了无数商王朝的抵抗,才成功统一了天下。哪里比得上现在如此轻易的,就攻上了中原腹地的御国。

所以他们理智地选择了臣服与投降,并十分诚恳的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并且表示自己明白军情紧急,兵贵神速的道理,让将军完全不用在意,放心的钱去下一个城池接收。

并且还附上了自己一封信,让将军带给那些城池与自己相熟的官员与世族,好给那个将军提供一些帮助。

可以说这一套服务是极为的妥帖与周到,娴熟的不得了,显然是经过排练的!

不愧是为了利益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做出任何为世人所不齿之事的士族,足够无耻与翻脸无情。

自己效忠了他数百年的王朝说抛弃就抛弃,说背叛就背叛,还主动投降做带路党。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