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战争潜力(2 / 2)
王令的下达,很快就转化成了令旨,随着各个信使的传达,送到了燕国各地的守将当中,在那些守将或痛心,或愤怒,或开心,或兴奋,总之各种心情,不断的浮现在各地的各个守将心里面。
但王命不可违,他们的王既然下定了命令,他们这些身为将领的人,就必须遵循,不能违抗,不然有失臣节,性命还会不保。
因此,燕国的一个个郡县,每家每户的男丁都接到了战争的征召,一个个男人都被衙役和军兵强行拉了出来。
给他们披上战甲,备上战戈,组成了一支支军队,在每个县的军事长官的带领下,赶往了燕国的都城,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战国时期的每一个男人,只要是二十岁以上,必然都经历过一场战争,多的可能有数场十数场。
因为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战国现在的末期,长达五百年的战争,使得每一个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都完善到了极,可以最大的限度的利用国家的每一丝力量,用来支持战争。
如同在打长平之战的秦国,当时秦国有4oo万左右的人口,动员了全国的兵力,前后投入近7o万人参加战争,可以说,基本上只要是一个男的,都为了这场战争而上战场。
和所有的老弱妇女,都在后方帮助军队运输军粮的,整个国家的运作基本上靠一群女人维持,经济生产可以说是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
赵国5o万左右的人口,也是前后动员了45万左右的男人参加战争,这还是由于赵国的改革不彻底,很多壮年男子成为了各个贵族的奴隶,不能全部为战争服务的原因。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败了,死掉了这45万的男人,在秦国再次派出数十万大军,打了一场邯郸之战的时候。
赵国在都城周围,就着急出了十多万贵族的奴隶,帮助**守城,直到撑到了其他国家的援军来。
而同一时期,北方的燕国,也派了十多万大军进攻赵国。却被赵国北方的守将,廉颇率领数万军队击退。
这样一看,整个赵国5o万的人口,竟然能够动员出他近7o万的军队,5:1的比例,这就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是多么强大。
并且战国没有一年没有战争的,因此他们每个国家的男人,基本上都经历过战争的历练,有一定的经验。
将他们拉出来,就可以立刻组成军队,并且还不是那种乌合之众,而是杀过人见过血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