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八十五章 天劫!(2 / 2)

加入书签

见他态度坚决,众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不过经此一事,很多人倒是对刘恒这个新东家又多了一层了解。

“对了,要练习这些功法还有一个要求,你们修习功法就要承担起传承的重任,想来这事情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吧?”刘恒呵呵笑着道。

这算得了什么?

如果谁练就一身本事,那迟早是要找传人的,否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是跟着自己入了土,岂非日后世上再没人知道自己是谁了。所以就算刘恒不交代,他们也会做这事的,闻言自然都没有异议,只当他是打趣呢。

虽说在场很多人都心在抱负,可但凡是修炼者,没有不习惯功法的人,尤其是厉害功法,单是听着就让人心痒痒。在众人查阅各种功法传承的时候,刘恒则朝白明泽等文士问起了与之有关的事,“新军将士修行所需的物资,准备的怎么样了?”

“亏得《百草入道功》所需药物都很常见,如今新军除了操练阵法,学习军法,剩下时间都在老兵、也就是如今将官的带领下去往周围山野,搜集药物、肉食之余,也兼顾了练兵,一举数得。”白明泽回应依旧简洁明了。

刘恒刚要点头,那边邵郡就摇头道:“如今才开始,消耗不算大,但随着境界提升,所需必然成倍增长,如今计划不是长久之计,将军要趁早考虑来日了。”

“是啊。”

提起这个刘恒都感慨出声,“想到这个,我总算知道诸位先生为何不赞同一开始就守成了。人人都知道守成好,可是守成就意味着白白消耗,随着消耗与日俱增,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这显然不是办法,终归还是要想到养活这许多人的一条财路才成。”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将军既然是明白人,那就该知道对我们来说,最好的财路是什么。”公孙吉意有所指地笑道。

刘恒点头,“养兵虽重在守家国,但也有开疆扩土之责,所以古来就有以战养战的说法。唯有争,抢,取得足以养活这许多将士的家业,才足以消除军需匮乏的隐患。如今军部不管事,或许好心能发下万羽卫的军需,却只够养活一万将士,对我们来说显然不够,果然只能自己谋出路。”

言罢他朝白明泽问道:“新兵那边能撑多久?”

白明泽道:“按照将军给出的说法,三月后十有八九都能练出气血,到那时候,附近的山野估计很难再养活这么多将士。”

“也就是说顶多三个月了。”刘恒沉吟着道。

邵郡玩着毛笔,道:“其实到不了那时候,我们就该提前出兵,否则恐有后继无力之忧。再者时局变幻,谁也说不好还会出什么变数,照我看还是按原本计划,一个月后,老兵们可以伺机而动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是为了出兵做准备,这事情其实一直在进行着,可是足足一万兵马出征,要做的准备实在太多,这点时间算起来颇为紧迫。

“老兵尽出,我总担心城池守备空虚,会被别人钻了空子。”刘恒皱眉道。

旁边大四闻言沉声道:“将军多虑了,一来咱们打的是先手,只要胡骑一退,咱们就伺机出征,就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只要不走漏消息,谁能想到反攻我十日城这一计?二来即便消息走漏,城池尚有《惊变六势阵》为城池阵法,除却霸主亲至,否则足以支撑十日。三来,不是还有胡少八守家么,有他在,足抵得上万兵了。”

那边胡少八闻言,当即朝大四抱拳,“四营长过誉,我可受不起。”

说是受不起,可他神情平静,并没有丝毫紧张,可见自信。

类似的话,刘恒听过很多次了,可或许是因为头一次这么兵行险着,难免患得患失。

“早年是光脚的,什么都不怕,如今咱们穿上了鞋子,反倒有了顾虑。”刘恒自己摇头失笑,强迫自己不再多虑,转而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抓紧修炼,缺的物资转头列个单子给我,我去想想办法。”

“将军费心了。”众人齐齐奉承。

要知道这物资说是两个字,实则必然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目,便是皇子们要临时凑出这笔钱来都不容易,他们自然好奇刘恒能想出什么办法。如果是之前听到这话,众人里肯定有不少以为刘恒是在吹大话,可是放在上乘功法都一下子拿出近百套来的今天,许多人才知道刘恒果然有些能耐,所以即便好奇也无人多问了。

至于刘恒能有什么法子?

还能有什么法子,怎么看都只有变卖家当这一条路了。他前些日子搜刮了儒门陈家的祖宅,里头还有不少好东西没能出手,本是不急着用钱,再者最好销赃的仙庭遗族相继封山,他就没想着这档子事。然而如今正儿八经缺钱用了,思来想去只能打这方面的主意,趁着十日城的商会里还有个熟人,赶紧去问问路子。

只是想到将要面对那位“杜公子”,他不由暗叹,这明摆着又是一桩头疼事。

不过如今由不得他愿意不愿意,都得去直面了。

正等着白明泽统计物资空缺的名单,帐外忽而响起亲卫的高喊声。

“郑卫尉请见!”

郑卫尉,郑芝龙?

刘恒和白明泽、邵郡面面相觑,三人都露出一丝了然神色,刘恒朗声道:“请进。”

终于来了。

郑芝龙是孤身前来,双手捧着一个木盒,深深躬身,“卑职拜见将军。”</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