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大乱(2 / 2)
此番再度开启太子之争,楚亲王声势最为强大,开始就摆出了社窝气谁的架势。时至如今,他坐镇中路德州之地,侵吞大半周土,外击凶胡,内伐诸侯,麾下百万雄兵,贤才勇将无数,如若压在所有诸侯头顶的一座大山,阴影遮天蔽日,寝食难安。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楚亲王将迅速吞灭同处德州的其余诸侯,一路强势到底,最终稳稳坐上太子之位。
前次太子之争,是横空崛起的镇亲王顶住压力,堂堂正正击败了楚亲王。这次太子之争,时至如今,哪怕其余五王个个声势不弱,堪与楚亲王同台称雄,可是真正比较下来,五方却没有任何一方能单独与楚亲王相提并论,其中差距大得惊人。
而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楚亲王,气度大改,此番稳扎稳打,摆出一副徐徐图之的姿态,显然打定主意要用最稳妥的方法坐上太子之位。这是最让人找不到破绽的打法,如此下去,没有人抓得到他的破绽,便早早站定了胜势。
而今地处其他地方的诸侯还好,可是与楚亲王同处一州的两位却早就坐不住了。他们毗邻楚亲王,虽说还在各自扩张、吞并周围弱小诸侯的时期,但楚亲王展现的强大已经给他们带来滚滚压力,要是找不到什么遏止的办法,他们必然难逃被楚亲王吞并的下场。
所以此番秘议,发起者正是这两位,派出使节对左路丰州的十四皇子洛亲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为联盟伐楚。
是的,地处丰州,渐渐有独霸丰州之势的六王之一,正是刘恒早年间就结识的“白十四”,当朝十四皇子。面对说客,大势又如此明朗,若是不加以遏止,楚亲王吞并同在德州的其他两王后,势力必然再度暴涨,真正没了对手,到时候就该轮到十四皇子洛亲王了。这三王已是唇寒齿亡的关系,所以面对两王派出的使节,洛亲王没有犹豫多久,很快放出有意向的回应。
本来三方都已约定好,将要秘密碰头,洛亲王那边却又传出消息,说是还该叫上六王里独剩的那一位,也就是新近声势暴涨的岳州金将军。
其余两王和这位金将军并不相熟,加上其出身总叫两王诟病,齿于与其相提并论,所以初时听闻都不太情愿。在他们看来,这等如若草莽一般的人物,名统不正,作风粗鄙,顶多只是风光一时,长久不了,拉进联盟来不如不拉,免得增加不了多少力量不说,还徒增走漏消息等等风险,尤为不值。
然而洛亲王的意见却出人意料,和其余两王截然不同。他在拉金将军入盟这一点上尤为坚持,甚至称其是故交,定要同生死、共进退,否则宁愿落败也参与联盟。
从洛亲王迥异寻常的态度上,两王感觉到了异样。他们不会把洛亲王此刻表态当真,毕竟洛亲王之前还好好的,但见金将军强势崛起,这才态度大改,所谓故交未免太过现实了。
不过从洛亲王态度的巨大转变中,其余二王隐约察觉洛亲王对金将军的忌惮与重视。
密谋如此大事,最忌讳的是什么?
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们三王与楚亲王打得如缛节,我还没有昏庸到是谁的错都分不清的地步,此事原本顾不上,如今却已迫在眉睫,亏得草先生来了。自今日起,草先生全权负责此事,尽快拿出个章程来,优先送到我面前批阅,尽快执行,解决此事。”
说完这事,草亦刚刚领命退下,不等其他人赶到刘恒面前,他们已经来到小会客堂院门外,见状还没禀报手头要事的将臣们虽说心有不甘,也只能悻悻止步。
“将军,这位就是我的师兄顾宁器了。”
见到院门下等候的中年文士,黄儒世快步赶到刘恒身侧,为刘恒介绍来人,又朝来人催促道:“师兄,还不见过将军?”</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