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9章 旷世奇才(2 / 2)

加入书签

陈起恨不得现在就狠狠的来个击掌,眼前的诸葛亮,正是历史上辅佐刘备三分天下的诸葛亮,这一已经确定无疑了,没想到陈起的这次无意之举,居然挖出了一个旷世奇才。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老家的确是琅琊郡阳都县,但因为诸葛亮的父亲早早去世,而诸葛亮尚且年幼,因而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所以不得不在守孝三年完成之后,去南阳投奔他的叔父诸葛玄。因此才有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一幕。

“令尊为阳都县的展作出了贡献,乃是我陈家的功臣,对于他的后代,我又怎会坐视不管,孔明,我看不如这样,我今日就命人送来一些钱财,供你维持生计所用,守孝完毕之后,你就继续继承你父亲的官职,如何?”诸葛亮是个大才,绝不能让其落入他人之手,所以陈起立刻向诸葛亮抛出了橄榄枝,想方设法的都要把诸葛亮留在徐州。

“亮才疏学浅,无法担当大任,有愧将军厚爱了。”

这让陈起心中有些着急了,莫不是诸葛亮就像历史上的三顾茅庐一样,让陈起三次来邀请他。

不过诸葛亮现在说到底也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真的就老成到了这种地步吗?

陈起观察诸葛亮的神色,现诸葛亮的神色并没有任何作假,仿佛是真的认为自己才能过于浅薄,所以不愿意接受陈起给予的官职。

想到这里陈起恍然大悟,就算历史上的诸葛亮再怎么厉害,但那也是他成年之后的事了,现在诸葛亮才这个年纪,估计还没有接受名师教导,所以诸葛亮自称能力不足,倒也合情合理。

“卢植大人乃朝廷尚书,德高望重,深通治国之道,精于兵法谋略,我看你不如拜卢植大人为师,这样既能一边学习,也可以一边锻炼自己的能力,更不用你跋山涉水地去投奔你南阳的叔父了,不知你们二位意下如何?”

陈起说的二位无非就是只诸葛亮和卢植,在东汉末年这个年代,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拜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要卢植亲口答应才行。

卢植之前就对诸葛亮这个少年很感兴趣,一直在盯着诸葛亮不断打量,现在听到陈起这话,连忙上前一步,对陈起拱手说道:“主公,我观察诸葛亮,天资聪颖,成熟稳重,只要稍加磨练,将来必可成大才,能收下他这种弟子,我卢植也是三生有幸!”

陈起心中早已笑开了花,既然卢植都这么说了,那肯定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果然,在诸葛亮听到眼前的中年人就是名满天下的卢植之时,心中当然是激动不已,要知道,卢植在三国年代,又有名望,又有才学,就是挂一个他徒弟的名头,整个人的地位都会水涨船高,就像刘备公孙瓒一样,这两人估计也就受到卢植府上听了几节课,都自称是卢植的的弟子。

“呵呵,这样最好了,对了,孔明,你可以给你的大哥和三弟写信,告诉他们你现在在徐州为官,让他们随时可以来投奔于你。”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