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1章 神预言(2 / 2)

加入书签

“哦,奉孝,此话怎讲?”曹操知道郭嘉又要开始展现出他那神乎其技的思维了,所以饶有兴趣的问道。

郭嘉竖起两根手指解释道:“此时的陈起正处于愤怒的巅峰,估计根本无法用正常思维来想问题,他要做的或许就只有两件事,一是先是把典韦下葬,第二件事估计就是率领大军来攻击大魏!”

“典韦护主有功,为他举行一场风光的葬礼,估计没人会反对,如果至于所陈起想率领大军来攻伐我大魏国,相信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陈起一气之下,被冲昏了头脑所导致的,所以在我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看着郭嘉并没有要继续再讲下去的意思。曹操有些犯迷糊了:“奉孝,你怎么如此断定陈起不会率大军来攻伐我们大魏。”

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虽说陈起现在还不是皇帝,但一样是齐王,万一陈起是真的铁了心的要打这场仗,估计也没谁拦得住。

郭嘉狡黠的一笑道:“主公,放心吧,虽说此刻的陈起肯定是怒气冲天,但是我敢肯定,一定会有人帮我们把陈起劝服!”

所有人都将半信半疑的目光投向了郭嘉。郭嘉的这番话是否说得有些太过于匪夷所思,他又不是陈起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完全了解陈起的想法,但是又怎么做出如此肯定的判断呢?

这个问题曹操也非常不解,看着郭嘉自信满满的样子,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郭嘉,虽说郭嘉的这个预言看似不怎么靠谱,不过已经当了这么久的君臣,曹操对郭嘉的这信任还是有的。

在历史中,郭嘉有一样著名的绝活,那就是预言,在正史中记载郭嘉的预言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曹操打官渡之战之前,当时曹操通过实力对比,发现自己能打过袁绍的几率很小,正在踌躇之间时,郭嘉却挺身而出,向曹操直接谏言道,这场战争曹操必须打,并且郭嘉还非常淡定的说到曹操此战必胜。

曹操问这是为什么呢?郭嘉直接用一篇文书回复了曹操,这就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只是现在想一下,若是当初曹操没有火烧乌巢,没有得到许攸的帮助,那么失败的人必将是曹操,郭嘉的这十胜十败论也将化成一场虚无,甚至会被当成一场笑话,只是当初的郭嘉又是怎么判断曹操一定会战胜袁绍的呢,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运气罢了。

郭嘉的第二次预言是在袁绍失败之后,但是他的两个儿子还在冀州,曹操准备发重兵攻打,只是却被郭嘉阻挠了。

郭嘉通过时局分析判断出,袁绍的两个儿子皆是心比天高之辈,但志大才疏,以前就是内斗不止,现在袁绍死了,那么他们就有资格自称袁绍的位置,再加上手底下一班大臣本就意见不合,纷纷开始站队,所以他们的结局注定只有一个,那就是内斗更加激烈,曹操根本无需出手,只需坐收渔翁之力便可,结果果真像郭嘉所做的那样。

郭嘉的做第二次预言,是靠精准的时局分析得来的,只能算得上是一般,能够看出这一的谋士或许不在少数,不过这一番话只有当时的郭嘉敢说出来。

人心叵测。在袁绍死了之后,他的几个儿子又会做出什么反应,这个东西谁又敢拍着胸脯保证呢?万一他的两个儿子哪天突然醒悟,一致对外共同抗敌,这又该如何是好呢?所以敢把这番话说出口的就只有郭嘉。

或许许多人认为郭嘉的前两次预言,都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第三次语言也是最著名的一次,被后人津津乐道,因为这一场,来的实在是太过于神乎其技了。

在官渡之战以前,曹操很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后院失火,他和袁绍在前面打的热火朝天,万一有人从背后捅他刀子,这就得不偿失了。

当初曹操最大的威胁就是盘踞在江东,虎视眈眈的孙策,只要曹操的大军已离开,也就是孙策进攻徐州的最好时机,只要孙策打入徐州,也就打入了中原,到时候天下又将会再多出一霸主。

没有人能解答曹操的这个问题,最终还是郭嘉说了一番话,正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首先,郭嘉敢肯定的是,孙策一定不会来进攻徐州,并且孙策死亡的日期,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所以孙策根本不会来攻打徐州,曹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与袁绍决战。

只是让人想不通的事就是,郭嘉可以料定孙策的死亡,但是他又是如何判定的,孙策一定会死于刺客之手呢,这一让后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连别人什么时候死,怎么死的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这一就有些像神来之笔了,后世这么多史学家中,都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或许一次是运气,两次是巧合,但郭嘉每一次的预言都说的和结果一般无二,再加上曹操对他信任有加,每逢遇见大事必将和他商议,这就足以说明郭嘉的不平凡了,而郭嘉那神预言,也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

曹操这次选择了相信郭嘉,相信陈起一定不会率兵来犯,到最后,郭嘉还向曹操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他想亲自去接过参加典韦的葬礼,吊唁典韦的在天之灵。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