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1、嫁衣神功初现形(1 / 2)

加入书签

嘉桂全程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倾听。

她对白浩南公开讲话的样子其实才是最熟悉的,战场上军营里的那几年,她都这样坐在边角地方看白浩南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侃侃而谈,那个削瘦的身影时不时的会出现在前后查漏补缺,如果说战场上李海舟跟白浩南配合得当,其他谋略和战场后勤等诸多方面就是邱泽东在帮白浩南梳理。

阿瑟、阿哩他们这些侍卫保镖几乎从不参加会议,老爷怎么吩咐怎么干就行了。

但嘉桂从一开始就是个技术性的兵种,也是整个团队里面比较稀缺的人手,白浩南又特别重视,所以嘉桂一直都能旁听旁观。

也许她的境界也就是从这些耳濡目染开始蜕变的。

现在看见的场景,和她经历过的缅北那些军事会议区别很大,不光是说内容,她很多都听不太懂,最大的区别在于白浩南不再是一言九鼎的绝对存在,就像那个屏幕上的女人一样,好像谁都能说几句,嘉桂甚至都不太清楚那个女人到底在哪里,这又是什么样的高科技才能把远在外地的人也能这样同时开会。

这里没有明显的官兵上下级观念,好像的确是在平等条件下的讨论,嘉桂对这个很敏感。

譬如说那个屏幕上的女人提出了高收费、贵族化的培养路线,被白浩南摇头否定了,屏幕上的笑脸男人也附和白浩南的意见,在场更多人都不赞成这么干,那个女人也就征求大家意见,既然反对那就提出别的方案来。

其他人就七嘴八舌。

没有吵得不可开交,但显然每个人又挺坚持自己的看法,氛围很好。

经常用精神鼓励来凝聚团队的前游击队长很清晰这种感受。

这事儿真的是全新的,所以有很多争论也是正常的。

举例说金韶华这样的情况,他本来成绩就不错,更有足球天赋,已经被安排进了距离训练营最近的那所重点店销售中用得滚瓜烂熟的套路,把价格实际上控制在六十到八十左右,很多家庭就能接受了,毕竟初期很多孩子都是一周一次或者一个月不超过十次,运动量上来说也够,一个月千把块钱的少儿教育支出对很多城市家庭算是很低的配备了。

重点就在查尔斯提出来的第二次评估,一个少年球员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在训练营踢了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就可以申请第二次专业评估,他能娴熟的拿出来一套评估办法,这是在巴西已经比较公开,再结合这一年来他们在中国带队做了些调整,能比较客观的判断一个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前途,得出的评分就可以决定是否得到奖学金,也就是不同比例的减免培训费,甚至反过来提供食宿费、营养费,这个评估就等于是专业和业余的分水岭。

过了这条线的少年球员,那就是朝着梯队建设培训,家庭掏钱越多,对孩子未来的所有权就越高,反之就得把所有权卖给培训机构,得签署不同价码的培训合同,也只有过了这条线的孩子,才有可能在宗明训练营拿到重点中小学的招生名额。

换而言之,想又踢球又进好学校保持文化学习的孩子,那就得签有利于训练营的培训合同,拿了培训营的好处,那就得给培训营付出点什么才能走,这是于嘉理最后的底线。

大家也认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