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芙蕖灼灼(上)(2 / 2)
算在这短短十日,有人耳通目达,已经查出了方姑娘的身份,心里再看不她,也不会有人敢在孝亲王府下她的面子,惹事生乱。
扶红这话,基本可以是代表孝王太妃了。
方从筠也只是想要这句保证的话而已,如此便放下了心。她不怕事,但却不想格外多生事端,让别人给她找事。
一晃十日眨眼便过。
荷塘央有一座水亭,水亭三面环水,一面是一长长的堤岸通往岸边。宴会的地点便是在那水亭处。
通往水亭的方式有两种,乘一叶小舟泛波览荷,身处芙蕖之,一路拨花分叶,到达水亭,是为水路;或者从长白堤岸徐步而来,居高临下一览全景,也别有一番风趣。
年长的妇人通常都选择了走堤岸这种没有风险较为稳妥的方式,而乘舟这种充满了意趣和兴致的,都是未出阁的天真烂漫的千金小姐们才会选择的。
方从筠本不在此列。
为了不徒生事端,她打算走安分稳妥的路线,到了水亭后也静默一旁,不惹人眼。
结果刚踏堤岸的台阶,正和其他贵妇友人结伴相谈的孝王太妃瞧见了,笑道:“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和我们这些老太婆子一起做甚,去乘舟玩罢。”
通过这几日的相处,孝王太妃也知道她的性子素来稳妥,凡是都求一个稳字,不爱做有风险的事,于是又笑:“这舟掌杆的船夫,是王府的老人了,从没出过事。”
来的都是贵妇千金,算孝亲王和孝王太妃权高势大,不用顾忌她们,但也不能让客人在王府内出了事。后宅出的阴私最多,孝王太妃手下的几个得力婆子为了防范各种漏洞的出现,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谨慎,不给人任何机会。
最容易出事的小舟更加重点看护了。
高高在的孝王太妃都这么详细的和她解释了,方从筠还能拒绝不成,只得无奈的应下。
都值得她是来自明州的,总不能说她晕船怕水吧。
……
方从筠走后,孝王太妃身边的贵妇人笑道:“太妃娘娘倒是对这姑娘极好,可见是甚和眼缘了。”
孝王太妃双眸弯弯,笑如镰月,看向乘舟的岸口处,几位极尽妍态的年轻貌美的千金小姐,“年轻懂事又貌美的小姑娘,我瞧着都喜欢。你女儿我更喜欢。”
一个打探有她意,一个四两拨千斤。
问话的贵妇人掩唇一笑,这话题此带过了。虽然没有从孝王太妃的话里得到更多的消息,但起码弄清楚了一点,这位突然出现的方姑娘不是孝亲王妃的候选人。
那她们放心了。
你当是一池令人惊艳的芙蕖便能让众人如此趋之若鹜?能在京城混出响亮名头的人家,眼界多高,想要什么办不到的。除了孝亲王府的荷景的确令人赏心悦目之外,还有孝亲王府的权势让人艳羡瞻仰,想借力攀亲。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有早到了成亲年岁,但王妃之位常年空缺孝亲王。
妃位空缺,内帏无人,若不是孝亲王看着英武堂堂,孔武有力,若不是孝亲王常年洁身自好,无半点传言把柄,只怕早被人不是当成了人事不行,是喜好男色了。
孝亲王妃的人选一日没有落下,这京城待字闺的适龄姑娘的心一日不能落下。
也不知道,最后到底能成全了谁。
……
方从筠不知道这赏荷盛宴的背后还有这一层意思,她觉得有些怪,但也只当自己是明州小地方来的人,不懂京城人的习惯。
所以当乘舟的岸口处看见了林子怡时,她只是挑了挑眉头,却不知道当林子怡看见她时,心掀起千层浪。
“你怎么会在这里!”林子怡惊呼出声。
方从筠好脾气的朝她露齿一笑,明艳灼灼如池芙蕖,“自然是太妃娘娘邀请而来。”
这会儿她算不说,闺秀凭白出了一个陌生的姑娘,她们也会去查,然后会知道,原来她是被孝王太妃第一位邀请的人。
林子怡神色黯然的轻轻咬住下唇,早在明州小县城的时候,王爷总是明里暗里的帮她,丝毫不顾及千里迢迢跑来找她的自己女儿家的颜面,最后逼得她含怨回京。
她气过恼过更恨过,离开明州之前,也不忘找了蒋川,让他帮自己留意。
待回了京城,除了最开始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日子久了她都快忘了方君这个人。她一个寒酸秀才的女儿,容貌普通,家世平平,怎能和她相提并论?想来王爷也只是好,根本长久不了。
结果……
她和王爷在明州牵扯不清便罢了,竟然还追来了京城!
林子怡藏在袖下的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眼底晦暗不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