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 杨帆的数学第一猜想(1 / 2)
美国纽约。
已经是第二天早晨,晚上演奏结束后,经纪人把杨帆送入医院,检查下来,伤势没有想象络上东方传过来的词汇叫小鲜肉。
二十五岁以上微熟的女人,最喜欢就是小鲜肉了。爽口,体能也好。
“没时间,我还要考试,抱歉。”杨帆身体后仰,想尽办法离得更远。西方女人也太直接了,面前这位,都不知道和人有过多少交往,昏头了才会去搭讪她。
“好吧,看来杨先生还有重要的事。”凯瑟琳微微可惜,如果不是工作流程还没走完,她到是还想继续**。
到这,她掐灭指尖香烟,脸色一板,道:“下面我要录音了,请先生有所准备。”
西方重视**,女子的意思就是想得到杨帆的认同,双方达成协议。
“可以,你说。”杨帆轻松了很多,公私要分明,他无意在西方与人产生联系。
透明地录音笔与普通铅笔大小相似,啪嗒,她按动一个按钮,把比放在烟灰缸边。
凯瑟琳又拿起写字板,后背贴在藤椅靠背,最舒适的动作进入工作状态,道:“杨先生让我西方见识到了东方钢琴家的艺术修养,想必早上各大报纸已经报道了盛况。这里我也不再多说了。”
“现在让我们疑惑的是,先生不仅填补了诸神叹息的遗憾,更挖掘里面的内涵,把主题上升。先生对他有取名吗?”
“第四部,星空彼暗。”杨帆严肃地为之命名,“肖邦当年,因为受限于眼界,人类当时还只能在地球上活动。而在这个波澜壮阔大时代,人类应该放眼于宇宙星海,我们不需要神灵的关注,我们要自己做创世主。”
话语铿锵有力,杨帆是这样想的,他也愿意这样做。人类在地球在内耗,太久太久。
“星空彼暗吗?”凯瑟琳呢喃着,似又回到音乐中,“我确实在先生的演奏中,看见了星空,看见了银河,可惜……没有听完。”
这不得不说,又是个百年绝唱。地球工业体系跟不上,钢琴承受不了击键的速度,先崩溃自燃了。材料工程突破,太难了。
“只有半章,那就叫他残缺的星海吧。”杨帆非常失落,如果这首曲子完整,每听一次,就能让人感受星空的美。
让地球上所有人把目光放在星空之上,而不是邻国的国界线,这是人类的进步。
“好,先生是著作人,第四部星空彼暗,如同肖邦的创世纪,一定会流传人类史诗数百年。”
“在这,我代表普通听众想再打听一下,先生的年纪还不到可以谱写名曲的时候,为什么能完成百年音乐届的伟业?”
凯瑟琳的这个问题她想了好几天了,当几天前收到对面年轻人资料时,就产生了。
杨帆微微一笑,道:“那天我和几位大师也解释过,只是落差太大,几位大师显然很难接受,我怕这个说法对音乐圈是种颠覆。”
凯瑟琳眼睛一亮,有内幕啊,她才不管音乐圈怎么样,时代周刊,连政治名人都经常采访,音乐圈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得罪也不怕。
“先生请说,就当是给大众一个答案。”凯瑟琳催促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