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是在撩我吗(2 / 2)

加入书签

“公主,老御医曾经说过大公子情绪忌讳大悲大喜,否则会留下后遗症——”夏枯草眼中精光闪烁,话里的意思所有人都能听得懂,只是尚未来得及说完的话,被姜琬截断:

“大公子在我未央宫养伤,一定要保证他恢复如初,不仅仅是因为他替我喝下了毒酒,更是为了连王,这么多年,不管是因为什么,连王作为舅舅,待我之情便是亲生父亲也不过如此。

舅舅待我以诚,又细心培养我长大,对我之心,琬琬今生今世无以为报,连明瑾便是有再多的不好,那也是舅舅的孩儿,单单是为了舅舅,连明瑾也绝对不能出事,最起码不能在我未央宫出事。所以,谁也不许在暗中背后做多余的小动作,连明瑾必须好好地,你们明白?”

说到最后,姜琬已经隐隐严厉起来,白宇眠有些羞愧的低下头,为自己手下出的馊主意而不安,大公子才刚刚救了自家主公,自己的手下就想着法子想要毁了人家的健康,确实不怎么光明磊落,也难怪公主生气发怒。

夏枯草脸上一抹羞愧之色一闪而没,也是想到了自己刚刚出了一个多么不靠谱的主意,也难怪主公生气,夏枯草诚心诚意的对着姜琬行礼道歉:“公主恕罪,是属下思虑不周,日后定当以此为训。”

姜琬点点头:“你也是为本宫着想,无需介怀,只是日后若是想做什么,理应三思而后行。大公子既然在我未央宫静养,没有本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大公子半步,尤其是青瑶王后与二公子,明白?”

姜琬话中的意思与敲打,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很快就能理解,对姜琬的命令也没有丝毫质疑,青瑶王后是恨不能大公子立刻就死,但是二公子,莫不是也有了不妥?不然为何主公会下如此命令?在场众人心中多了几许思量。

“公主,今日连王赐婚于公主与大公子,不知道对公主大计有没有影响?”白宇眠低声询问。

“没什么影响,不过是将二公子换成了大公子而已,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大公子心思狡诈,并不如二公子那样好掌握,变数太大,这就需要你们做事的时候更加仔细,小心被人拿住了把柄,这既是你们的机会,也是别人的机会,端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姜琬神情淡淡,并无欣喜也无懊恼,仿佛叙述的事情跟自己无关一样。

看到这样的姜琬,季博成眼神中透着淡淡的欣慰:“公主只管放心,属下定当为公主鞠躬尽瘁,定能让公主得偿所愿。”

这么多年的亦师亦友的相处,季博成亲眼看着姜琬一步步成长至如今的地步,对姜琬心中的野望一清二楚,也心甘情愿愿意为了完成姜琬的野望而殚精竭虑。

临睡之前,姜琬一个人走到宣室侧殿,看着连明瑾安安静静的躺在榻上,少了平日里的凌厉霸道,倒是真成了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姜琬站立在榻前,静静地打量着这个沉睡的美男子,心中神思变幻。

姜琬从来都知道连明瑾不是个简单的人,单单敢算计自己的母亲,就可窥见内心的狠辣,姜琬轻轻叹了一口气,不曾想,原本的睡美人竟睁开了眼睛。

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就这样直直的落入了姜琬的眼眸:“公主看的可还满意?”连明瑾嘴角上扬,因刚刚睡醒,嗓音尚有些低沉暗哑,却也分外的勾人心魄。

“公子容颜俊美,本宫甚是满意。”姜琬淡淡微笑。

“是吗?能让公主满意,那可真是本公子的荣幸,琬琬也甚是貌美,你说我们将来的孩儿,该是怎样的风华?”连明瑾有些自嘲的开口,仿若自己真的只是一个男宠而已。

姜琬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大公子想的倒是长远,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赶紧养好自己的身体,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连明瑾不在意的笑笑:“若是这点伤害都受不住,将来怎么同公主夫唱妇随?不过本公子倒是要真心的感谢那下毒之人,若非如此,本公子也得不到如花美眷。”

姜琬嘴角上扬:“谁说不是呢?造化弄人或者是天意难测?都说不准呢,既然今日舅舅已经为你我二人赐婚,希望你我日后能够做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

连明瑾定定的看着姜琬的容颜,不容反驳的说道:“相敬如宾可不是本公子的希望,举案齐眉夫唱妇随才是正解。”说话之时,神情分外认真。

姜琬心中嗤笑: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做梦呢?面上却是笑语嫣嫣的模样:“你我自小长大的情分,感情自是比一般人更深厚些,只盼你快些好起来,我这心中也少些担忧。”

“既然琬琬这样说了,本公子一定好好的养病,争取早日康复,与琬琬成婚。”连明瑾脸上露出笑容,很是温暖的样子,若是一般的女儿,也许早就沉浸在这样温暖的笑容中不可自拔。

可唯有姜琬不会,姜琬早就将连明瑾看得通透,又怎会再次被欺骗,不过陪着连明瑾演戏,感觉还是不错的,姜琬很想知道,当连明瑾与姜玉慧相遇的时候,会不会想起今日他说的这些话。

“本宫若是姜王的女儿,将来是要回去姜国的,你若是与我成婚,不知是要随我一同离去还是要留在这片土地?”姜琬收起脸上的笑容,很是认真的看着连明瑾询问出声。

连明瑾也收敛起脸上的笑,略作思索开口答道:“我现下要说的话,你可能不太相信,可我依然要说,其实我一早就知道你选择的是连明瑜,早就已经死心放弃与你纠缠,从未想过若真的与你在一起之后该怎样安排,只是没想到阴差阳错,今日父亲赐婚你我,这日后究竟作何安排,竟是未来得及思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