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趁机出招(2 / 2)
如果浮生丹在华夏占据市场,相信未来一定会走出华夏,进入全球的药品市场。
到那时,凭借着浮生丹先天的优势,以及价格的低廉,福生胶囊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各位,在这里我还有一点疑惑。相信大家知道梅隆制药,根据我们梅隆制药的生存能力和对成本控制的能力来看,我们福生胶囊的成本其实是高于一万元的,出口销售不卖一万五就不会有利润。可是再看浮生丹,和我福生胶囊是一个档次的药品,但售价都没达到五千元,那它的成本会是多少?一千?两千?三千?不对,这个成本太让人惊讶了。”
“所以我不得不怀疑,张振东先生的公司是否能够赚到钱?如果一家公司不赚钱,那它还有存在的意义么?毕竟商人逐利。不盈利的商人和公司,那是慈善机构。如果赚不到钱,那么浮生丹的成本如何维持?我可不相信张振东先生是在开慈善机构?尤其会让讨厌的黄牛们成为最大赢家,这个太奇怪了!实在太奇怪了!我实在搞不懂你们华夏商人的智慧啊!”
梅隆森说完,就不再多说话了。而是直接宣布新闻发布会解散。他要说的已经说了,剩下的就该由这些记者去猜测了。他相信,这些记者很快就能猜出他想要说的话。
梅隆森想要说什么?他最后话说道一般,到底是要传达一个什么信号?
——记者天生擅长的就是看图编“事实”,以及猜“真相”。
或许一个记者看不出、且猜不出梅隆森的深意。
但是在场的上千个记者,难道还猜不出来么?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这个发布会现场何止是三个臭皮匠?在上千个记者的脑洞交锋之下,再难猜的“真相”,他们都会很快猜出来。
很快,记者们就从梅隆森那半句话里的得到了一个真相。
那就是张振东卖浮生丹并不赚钱,张振东是在凭借这些黄牛在赚钱!
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怎么听起来这么的深邃呢?
嗯,说的再简单一些,那就是张振东浮生丹的价格定的很低,但是他却暗友,竟然在一个平台发出了这样的文章。
而这篇文章,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被成千上万次的转载了,被成千上万次的回帖。
回帖的人,有骂那网友在恶意中伤张振东的。说张振东是华夏最大的慈善家,怎么可能这样欺骗消费者。
但也有赞同的,毕竟,那个网友的分析合情合理。不得不让质疑浮生丹为何每隔一天就来一批货,而且每次都是十万瓶,一瓶不多一瓶不少,这很不合理!
就仿佛是张振东的手上本来就捏着大把的浮生丹,的确是在限量供货。
如果是生产多少就卖多少,那肯定不会是正好十万瓶。就算是制药流水线再精密,也做不到那么好吧?两天正好生产十万瓶?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