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太阿剑(2 / 2)
我又看了看那张纸条,一看,果真,这张纸面的资料都是关于太阿剑的。
相传,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铸造的,是楚国的镇国之宝。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国君得知楚国有泰阿剑之后,便想以武力的方式得到这把宝剑。当时,晋国最为强大,晋王变向楚王索要泰阿剑。
楚王拒绝了晋王要求后,晋王怒火烧,决定出兵伐楚。楚国兵马有限,但从兵马实力来看,楚国根本不是晋国的对手。在晋军的围困下,楚国坚持了三年之久。
三年后,楚国城粮食告急,加兵马所剩无几,楚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天,晋王派遣使者前往楚国,给楚王发出最后一道通牒。如果楚王不交出泰阿剑,那么晋军明天会攻陷楚国城池。
面对晋王的胁迫,楚王并没有屈服。楚王吩咐左右,自己明天将要亲自率兵杀敌,如果一旦失败的话,自己会用泰阿剑自刎。
左右拿到此剑后,一定要快马加鞭的奔往太湖,然后将泰阿剑沉入湖底,这样的话,泰阿剑能永留楚国。第二天凌晨,楚王带着泰阿剑登城头,指挥楚兵作战。只见城门外边的晋军团团围住了楚国。此时的楚国危在旦夕。晋军看到楚王后,便开始攻城,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我今天将会用自己的鲜血来祭拜你!楚王说完后,匪夷所思的迹出现了,只见一团剑气喷涌而出。霎时间晋军全军覆没。
后来,千古一帝秦始皇很扫六国,这把太阿剑流入到他的手,秦始皇甚为喜爱,作为随身佩剑,可是后来秦始皇死去,这把剑却失去了踪迹。
很多人推断是和作为陪葬品和秦始皇一起埋入了地宫,但是在我们道家则认为没有这个可能,因为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
因此,这是一把极具灵气的宝剑。
根据我师父他们的推测,这把太阿宝剑,应该是流落到了新疆的黑沙漠达克拉玛干,也是死亡之海里面。
而且,根据我师父他们的推断,这太阿剑在这沙漠之存放了千年的时间,具体的位置确定不了,只能根据他们估计的大概位置去找,因为在沙漠之存放的时间太久,因此这太阿剑很可能吸收了天地的灵气,剑极其可能藏有剑灵,若能降服,则将其收服封印与太阿剑,若是不能降服,则不可硬敌,先退回来再说。
我看着资料,结合着师兄的解释,说看来这太阿宝剑还没有那么好拿啊。
师兄嗯了一声,说除了这太阿剑难得之外,在沙漠之,生存也是一个问题,昼夜温差大,又可能遇大风暴之类的,我们两人一点在沙漠之行走的经验都没有,因此进沙漠,是很危险的。
我想了一会儿,说要不要找师父他们要几个帮手?
师兄却是摇了摇头,说不用了,早都准备好了,下周有一支沙漠考察队,里面可全部都是专家,我们混进去,说是去学习了,而且这批专家都是老的老小的小,在沙漠之自然要有人保护,这个任务,自然落在了我们的身,对不?
我白了师兄一眼,也只有他才能讲这种事情说得这么义正辞严,这么的大义凛然。
又在成都等了两天,钟师叔给我们两开了封介绍信,说那支考古队会在新疆那边沙漠的入口等我们,我们拿着这信件去交给领头的毛教授行了。
拿到了这介绍信,我们自然也不再停留,当天买好了火车票,转了好几趟车,一直到第三天才到了新疆,下车之后,还没来得及休息一晚,又被师兄拉着了乌鲁木齐开往轮台县的车。
一直到了当天晚,才到了轮台县,我们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去找毛教授他们了,自然也没有心情在领略这异域风情,只能找了家小旅馆住下休息了一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