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欢笑民俗村(2 / 2)
“游遍了东北和西北,他们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村寨林立、民族众多。土家族的水上街市,绿树翠竹环抱的竹楼,小桥流水,步道幽静。他们在这里笑嘻嘻地踩了几下土家族的高跷,高飞飞动作不熟练,差一点摔了一跤。”王主任说。
“他们看到了侗族的十三层多角钟鼓楼,青瓦若鳞,飞阁流丹,层层而上,雕花彩绘,艳丽鲜明。钟鼓楼似塔非塔,似楼非楼,楼顶两个如同钻石的造型串在一起,直入云端。过江桥上的风雨楼,轩庭相连,廊檐相接,倒映水中,随波折叠,很有诗情画意。”王主任说。
“他们看到了阿佤村寨的‘干栏’式建筑,依山而建的草、竹、木构成的竹楼。阿佤族小伙,脸上涂抹着高飞飞和庹石柱不能理解的油彩图案,赤裸着上身,尽情的击鼓,伴着鼓声,跳起激昂、刚强、彪悍的守猎舞。”王主任说。
“而姑娘们呢,则跳起了甩发舞。激情、奔放,潇潇洒洒。她们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甩动着鸟黑的长发,如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在空中旋转翻飞。”王主任说。
“苗寨的吊脚楼,木柱支撑悬空而起,冬暖夏凉,给人舒适恬静之感。极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把苗家的人热情和好客展现的淋漓尽致。芦笙场上趣事多,撞屁股、打情郎、唱山歌,请你做一回苗家的准新郎,试试能不能过新郎提出的三道关,互动性很强。”王主任说。
“每一场表演结束后,演员主动邀请游客合影留念。高飞飞和庹石柱也跟演员合了影,甜蜜的微笑,难忘的经历,瞬间变成永恒。”王主任说。
“路边,绿色的灌木丛中,隐秘的低音喇叭正播放着名为《歌声与微笑》的歌。”王主任说。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
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这微笑,
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这熟悉的、热情的、欢快的歌声,似乎留住了高飞飞和庹石柱。两人索性坐在树荫下,手挽着手,肩并着肩,闭着眼睛,静静地、安详地、甜蜜地倾听起来。”王主任说。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