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惯例(2 / 2)
更何况,现今朝廷的四相: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肖则、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邙、参知政事洪皓和参知政事周汾四人,除了左相肖则外,都是因为支持朝廷变革并有真才实学,才在周复主政之后被提拨上来,肖则是太上皇和孝贤皇后虞水灵的旧臣,也是周复的得力助手。他们因为天灾而去相,会使得周复失去不少助力。
天子心中早就有数,对于自己主持的变革,士林中人的阻力仍然存在,有不少老儒和守旧之臣并不甘心就这样由着自己改变儒家独尊,不,更应该说是自大宋建立以来儒家学术独用的地位。
此次的天灾给了这些守旧之臣最好的借口,之前就有不少人提议四相去职,表面是对着四相,根子却在皇帝身上。如果四相辞职,不仅使得大家不敢相信皇帝有能力保护这些新锐的臣子,也会使人认为朝廷的施政出了问题,进而影响变革大业。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王安石变法,神宗皇帝一直支持王安石,却因天灾再也无法坚持,王安石罢相而去,变法被迫停止。神宗皇帝病故之后,新法全部废除不说,还因为新旧之争导致了朝廷的分裂和党争,反而给大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这谭世怀从太上皇时期就担任御史,是个清官、诤臣,应该没有借机难的心思,但他的死硬脑袋实在是让人可恼!他弹劾的行为,会给那些守旧之臣以群起攻之的机会。
“谭爱卿,现在朝中正全力救灾,无论何事都要等救灾结束之后再说。还是请爱卿理解朝廷如今的难处,以国事为重。“周复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劝说谭世怀暂时放置争议,等天灾过去再行处置。
可这谭世怀却是个拗种,根本不理会天子的相劝,还是**的回答:“宰相为朝廷担责是朝廷的规据,无人可以例外。“
“陛下,依朝廷的惯例,老臣等的确应该主动辞去相位。“以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肖则为,其他三相也一起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齐齐跪在御阶前,肖则抬头看向天子:“臣等一直没有辞位,是因为朝廷正在纷乱之际,不愿再给朝廷添麻烦。但既有言官弹劾,臣等自当自动退位,以维护朝廷的规据。“
本来,除一些位在品的功臣,大宋臣子上殿都是站班。天子周复为了表示对老臣的尊重和对新进臣子的信任,也是为了加强支持自己改革臣子的地位,特地下旨:中枢官员一律坐着听政,四相才会在朝堂之上有了固定的座位。
四相现在会有这个表示是不想天子为难,大宋逢天宰相去职的政坛传统就是皇帝也必须遵守。天子已经强力压制谏官到现在,谭世怀的参劾,说明天子已经无法再制止谏官们。如果,谏官的参奏再引起那些守旧之臣的加入,只会导致如今的大好局面生激烈动荡。
以大宋历来的执政传统,就是皇帝也不能无视朝野的公议,之前天子能主动维护他们,四相已经是很感激了。按历来的规据,去相之后宰相会被下放到地方担任一到两任刺史,等风声过去再返回朝廷。有天子之前的态度,他们应该不会从此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必再让天子为难。
“都给朕起来!朕不是维护你们,只是不想在这种时候自找麻烦。“天子周复再也没耐心在这种无聊事情上扯闲皮,先是将四相喝了起来,然后盯着谭世怀:“谭爱卿,朕再说一句:现在以救灾为重,一切事情等天灾结束再说!你退下去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