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一章:独一无二(2 / 2)

加入书签

不少人就如同当初太上皇他们听到太皇太后的话最初的感觉一样:坏了,宽和自律的太上皇,也被天子周复这个爱惹事儿的君主给带坏了!大宋的太上皇帝和臣子公开吵文架,还是吵给全天下看的,这么出格的事也干的出来。

这倒好,天家父子一齐上,联手应对谭世怀这个拗种。而且,还是已经多年不管朝政的太上皇亲自执笔,在报纸上和谭强项打笔仗,用道理来说服自己的臣民,而不是以皇家的权势来压人。

太上皇的态度和做法,自然引了一场巨大的争议。

随着《朝报》的传播,大宋境内几乎所有人,只要一有闲瑕,讨论的都是太上皇的做法是不守规据、还是一心为了大宋?天家父子动不动爆出的出格行为,对大宋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也在讨论,对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太上皇之举,无意之中挑起了一场触动到臣民心底的全民大辩论。

不少学者、各地的生员和学员们,都在各家报纸上不断的表着文章,陈述自己的意见,也有的干脆自己出版,把文章汇集成册行天下,使得大宋的印刷业又迎来了一次展的好时机。

之前,这些被称为“小报“的定期出版物基本上是半月一期,这还算是周期最快的。可这回的大辩论,导致这样的周期登载文章根本不及时。以《朝报》为,各家小报都开始出特刊,缩短出版的周期。

有些聪明的商家,便出资资助这些特刊,然后在最后一页印刷自己的商号和地址,无形中起了广而告之的作用。到了后来,除了朝廷所有的《朝报》,其它民间小报都在后面附上了这种商业信息,有的还加上一些关于各地经济的消息。

正是因为这种商业信息的出现,原本并不起眼的消息传播方式的小报开始转变,最后成为了综合性的消息布载体。由于这种需求,小报行周期也大大缩短,到了后来,居然出现了只在一地行的“日报“,报道前一天生的事和将生的事,对百姓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为了表示自己和其它小报的区别,后来不少小报还在页固定的地方打上了标志,这往往是请高手或名人设计,标注自己的特色。

两年之后,连朝廷所有的《朝报》后来也特地请旨,请天子周复赐下个标识。天子正在考虑的时候,皇后抱着才两岁多的小公主走来。调皮的小丫头乘父皇和母后正在说话,爬上父皇的御座,就在《朝报》的空白页上盖上了一个墨黑的小手掌。结果,灵公主的小手印就成为《朝报》独一无二的标识,羡慕死别的小报了:小福星的手印,多好啊。

各家小报的标识为大家熟知之后,不少精明的商家也觉得不错,跟着开始设计自己的标识。皇家工场的标识就简单了,一律都是公主和皇子们的小手印、小脚印,别人谁也不要想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