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二节继续慷慨(1 / 1)

加入书签

太后继续谈笑风生的说:“不过老身还是要为吕蒙正大人正言一下,因为他毕竟是先皇的太子太傅,老身还是有所了解的,而且如今他已然随先帝先去了,爱民勤奋,为人相当不错,他家族显赫,祖父做过户部侍郎,亲爹做过起居郎,记录皇帝日常的官。他本是官宦子弟,不过大家都说穷不过吕蒙正,因为他亲爹娶妻纳妾,喜新厌旧,把大房和大房儿子吕蒙正赶出家门,从此母子落难,吕蒙正从此穷困潦倒。他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奋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考取进士第一名,此后官运亨通,三次为相。他孝敬父母,心胸豁达,不计老爹抛妻弃子的前嫌,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吕蒙正装作没听见,同事打抱不平说你得知道是哪个藐视你。吕蒙正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难忘,不如不知道为好。还有次有位收藏古镜的大臣,自称此镜能照出二百里范围的景色,想献给吕蒙正以求任用。吕蒙正拒收,并笑说他的面部也就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镜子呢?其实紫月姑娘的故事只说了一半,还没有说完,后来那下人说老爷一只鸡就一条舌头,您一碗汤多少舌头呀,您每天咕嘟咕嘟地喝呢。吕蒙正知道后,心下愧然,痛改前非,再也不喝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教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当时先皇青春年少,目上打麻将,斗地主,浏览网页,看欧美大片,打手机的,比比皆是。

而且吏治**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各种高官门生子弟,皇亲国戚走后门的现象普遍。宋朝对宗室、亲信弟子特为优宠,随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宗室之外,其它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荫补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僚队伍。那些皇族、外戚、功臣等等的后代,在恩萌法的庇佑下,一大群人生下来就有级别,有级别就要有俸禄,这帮人有钱有闲有精神,开枝散叶,人口呈几何级数上升.不讲皇族,仅以大臣王旦为例,王旦卒,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从授官者数十人.诸子除服,又各进一官.

再加上大宋官员的分工过于细化,官职分为官、职、差遣三部分,其中官即官衔,主要与俸禄挂钩,标志着阶级地位的高低,有了官衔,即便没有实质的职位,也照样拿工资。所以宋朝的加官进爵不代表实权的提升,但多了个头衔便多了份薪水。可想而知一些顶着长串头衔的高级官员和皇室宗亲的收入是多么丰厚。所以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官与职是两回事,官是虚名,宋朝称为寄禄官,用以表示一定级别与领薪俸,职才是管理具体事务的,宋朝称为职事官,后来因官员膨胀,许多职事官也不管具体事务了。只有特别差派负责某事时的官员才有事做和有实际职务。例如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这一官号,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无所事事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大宋的的文臣们,生活极其优裕,不以言论杀文人,只要不犯谋逆罪,干出天大的坏事,最重的处罚就是远流偏僻地方做小官,过海和过岭几乎就是最重的责罚。过海指被罚至海南,过岭指被罚过梅岭到岭南,制度如此宽容,有些肆意妄为的官员在轻的刑法面前更愿意铤而走险,更是肆无忌惮,有持无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是滋生**的温床,宋朝官场十分**,效率很低。涌现的人才不是被埋没,便是在机构中被销蚀。不光是本人,许多我们宋朝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了机构臃肿、用人太滥的弊端。叶适说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宋祁则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